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121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未感之前,寂未嘗增,非因無念無知而後有寂也。既感之後,寂未嘗減,非因有念有知而遂無寂也。此虛靈不昧之體,所謂至善,善惡對待者,不足以名……

明儒學案 P 122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發與未發,《傳習錄》云:「未發在已發之中,而已發之中未嘗別有未發者在;已發在未發之中,而未發之中未嘗別有已發者存。」此兩句精細,可破紛……

明儒學案 P 123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直是與吾儒「兢兢業業,必有事」一段,絶不相蒙,分明二人屬兩家風氣。(言陽明、龍溪各為一家。)今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持此應世,安得不至……

明儒學案 P 124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虛實寂感內外,原是一件,言其無有不是,故謂之實,言其無少夾雜,故謂之虛;言其隨事能應,故謂之感;言其隨處無有,故謂之寂;以此自了,故謂……

明儒學案 P 125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心意知物,即不 不聞之體;格致誠正,即不 不聞之功。了此便達天德,便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與佛老異。蓋吾儒齊治均平,勳塞宇宙,而格致誠正……

明儒學案 P 126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上天之載,以無聲無臭為至;君子之學,以不 不聞為功。知體常虛,則真明常止,千念萬念,總是無念。生生化化,自協天則,故先天而天弗違,後天……


明儒學案 P 127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夫學何為者也?悟性、修命、知天地之化育者也。往來交錯,庶物露生,寂者無失其一也; 廓無為,淵穆其容,賾者無失其精也。惟悟也,故能成天地……

明儒學案 P 128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邑多盜,治以沉命之法,盜為衰止。旋示以禮教,變其風俗。入拜福建道御史。世宗改建萬壽宮為永禧仙宮,百官表賀,御史以先生為首,先生曰:「此……

明儒學案 P 129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着焉察焉,無或遺焉者,聖人之無不知;踐焉履焉,無不勝焉者,聖人之無不能。洽聞亦知,多藝亦能,闇於其大者矣。 至健者知之健,至順者知……

明儒學案 P 130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治病之藥,利在去病,苟無病,臭腐神奇同為元氣。本領既是知覺,意念莫非良知,更無二本。 喜怒哀樂之未發,且不論其有時與否。但子思子云……

明儒學案 P 131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意既雜於善惡,雖極力為善去惡,源頭終不清楚,故龍溪得以四無之說勝之。心意知物,俱無善惡,第心上用功,一切俱了,為善去惡,無所事事矣,佛……

明儒學案 P 132 目錄
作者 黃宗羲

請告三年,授太常博士。武宗欲南巡,先生與舒芬、夏良勝、萬潮連疏諫止,午門荷校五日,杖五十,除名。世宗即位,起原官。進禮部員外郎、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