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125


作者:黃宗羲
頁數:125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
第125,共462。
心意知物,即不 不聞之體;格致誠正,即不 不聞之功。了此便達天德,便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與佛老異。蓋吾儒齊治均平,勳塞宇宙,而格致誠正,無所加也,雖窮約終身,一行未見,而心意知物,無所損也,故佛老之無思議、無善惡、超入精微者,吾儒皆足以貫之,而格致誠正便了。齊治均平者,佛老未之逮也。

吾性本自常生,本自常止。往來起伏,非常生也,專寂凝固,非常止也。生而不逐,是謂常止,止而不住,是謂常生。無住無放,常感常寂,纖毫人力不與焉,是謂天然自有之則。



  
故生生之謂易,而仁敬慈孝信之皆止者,聖德也,順乎其性者也。

聖學不離於言行,而亦豈着於言行?不外於事物,而亦豈泥於事物?以為學,故曰:「性無內外,學無內外。」

性命之不易者為體,體之不滯者為用,融化廓寂無所倚着,至一而不可少間焉者也。

用因萬事萬物而顯,真體非因萬事萬物而有,是故體物而不可遺,體事而無不在。日與斯世酬酢,變通不窮,而吾之真體未嘗起滅加損也。雖無起滅加損,而天下之道,無不原於此。知此者謂之知性,知性則吾無始,功利氣習曰昭晰而無所藏伏。

學此者謂之學道,學道則吾無始,功利氣習曰融化而未嘗復行。如此方是戒慎恐懼樸實工夫,所謂動靜無間,體用一原,庶乎會通之矣。

自信本心,而一切經綸宰制由之,此聖學也。幹好事,眾皆悅之,求之此心,茫然不知所在,此鄉願之徒,孔子之所惡也。

吾心之體,本止本寂,參之以意念,飾之以道理,侑之以聞見,遂以感通為心之體,而不知吾心雖千酬萬應、紛紜變化之無已,而其體本自常止常寂。故言行之着,若可 聞,而謹之信之,則不 不聞也。故有餘不足必知之,知之必不敢不勉,不敢盡,而其不敢不不然者,亦不 不聞也。

人之心,天之一也,俯仰兩間,左右民物,其感應之形着,因時順變,以行其典禮者,雖千變萬化,不可窮詰,孰非吾之一之所運耶?

不識萬化之根源,則自淪於機巧習染之中,一切天下事,作千樣萬樣看,故精神眩惑,終身勞苦。

屢省穿衣喫飯,猶有許多未中節處。此聖人於庸言庸行,一毫不敢自恕。


  

學以靜入,亦以靜病雲者,似涉靜景,而非為物不貳,生物不測之體之靜也。蓋吾心之體,本不可須臾離,無人我遠近古今。於此透悟,便可與天地同量,堯、舜為徒。所謂「曲胘飲水,金革百萬,樂在其中,飯糗茹草,有天下而不與」,此皆性體之自然,未嘗致纖毫之力,乃天下之至靜也。

是故煙雲泉石,案牘瑣屑,外境雖異,而吾良知之運無更局,乃可謂夫焉有所倚也。

學者無必為聖人之志,故染逐隨時變態,自為障礙。猛省洗滌,直從志上着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工夫,則染處漸消,逐時漸寡,渣滓渾化,則主宰即流行之主宰,流行即主宰之流行,安有許多分別疑慮?

學術同異,皆起於意根未離,尚落氣質,故意必固我皆所以害我。若中涵太虛、順吾自然之條理,則易簡理得,時措適宜,往聖精神心術,皆潛孚而默會之。

究事之利害,而不求心之安否,是以禍亂至於相尋。惟中流砥柱,動必求諸心,以復天地萬物一體之量,一切世情,不使得以隱伏,則義精獨慎,天下之能事畢矣。

遷善改過之功,無時可已。若謂「吾性一見,病症自去,如太陽一出,魍魎自消。」此則玩光景,逐影響,欲速助長之為害也,須力究而精辨之始可。

透利害生死關,方是學之得力處。若風吹草動,便生疑惑,學在何處用?

知命者士人之素節,吾未見隨分自靜者,而睏乏不能存也;吾未見廣於干求,工於貪取者,而有知足之時也。

大丈夫進可以仕,退可以藏,常綽綽有餘裕,則此身常大常貴,而天下之物不足以尚之。不然,則物大我小,小大之相形,而攻取怨尤之念多矣。

友朋中有志者不少,而不能大成者,只緣世情窠臼難超脫耳。須是吾心自作主宰,一切利害榮辱,不能淆吾見而奪吾守,方是希聖之志,始有大成之望也。

人心本自太和,其不和者,狹隘、頽墮、乖戾、煩惱以為之梗。除卻此病,則本心 澹,和粹之體復矣。以之養生何有!

遇事不放過固好,然須先有一定之志,而後隨事隨時省察其是此志與否,則步步皆實地,處處皆實事,乃真不放過也。

欲富貴而惡貧賤,吾獨無是情哉!吾性不與物作對,天地之用皆我之用,欲惡不與存焉?

心即所謂把柄也,生化不測,皆把柄中自然之條理,一以貫之,成性存而道義出也。

聖人養民教民,無一事不至,非為人也,自盡其心,自滿其量,不忍小視其身也。

凡器不可互用,局於形也。人為萬物之主,心為萬物之靈,常存此心,性靈日着,則萬物之命自我立矣。其處一身之吉凶悔吝何有!

本然者,良知也。於此兢業存存,乃所謂致良知也。良知能開天下之物,能成天下之務,所謂莫顯莫見也。致知之功,能一動靜,有事無事,一以貫之,則一時雖未成章,夫固成章之漸也。

一時雖未凝然不動,夫固凝然不動之基也。蓋學問頭腦,既當自將日新不已,舍此而別趨路徑,皆安排意必也。

事上用功,雖愈於事上講求道理,均之無益於得也。涵養本原,愈精愈一,愈一愈精,始是心事合一。

千事萬事,只是一事,故古人精神不妄用,惟在志上磨礪。

隨分自竭其力,當下具足,當下受用,過去未來,何益於思?徒得罪於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