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藝概與文概    P 23


作者:劉熙載
頁數:23 / 34
類別:文學評論

 

藝概與文概

作者:劉熙載
第23,共34。
曲一宮之內,無論牌名幾何,其篇法不出始、中、終三停。始要含蓄有度,中要縱橫盡變,終要優遊不竭。
「纍纍乎端如貫珠」,歌法以之,蓋取分明而聯絡也。曲之章法,所尚亦不外此。
曲句有當奇,有當偶。當奇而偶,當偶而奇,皆由昧于句讀、韻腳及襯字以致誤耳。
曲于句中多用襯字,固嫌喧客奪主,然亦有自昔相傳用襯字處,不用則反不靈活者。


  
曲止小令、雜劇、套數三種。小令、套數不用代字訣,雜劇全是代字訣。不代者品欲高,代者才欲富。此亦如「詩言志」、「賦體物」之別也。
又套數視雜劇尤宜貫串,以雜劇可借白為聯絡耳。
曲家高手,往往尤重小令。蓋小令一闋中要具事之首尾,又要言外有餘味,所以為難。不似套數可以任我鋪排也。
辨小令之當行與否,尤在辨其務頭。蓋腔之高低,節之遲速,此為關鎖,故但看其務頭深穩瀏亮者,必作家也。俗手不問本調務頭在何句何字,只管平塌填去,關鎖之地既差,全闋為之減色矣。
曲以六部收聲:東、冬、江、陽、庚、青、蒸七韻穿鼻收,支、微、齊、佳、灰五韻展輔收,魚、虞、蕭、餚、豪、尤六韻斂唇收,真、文、元、寒、刪、先六韻璟齶收,歌、麻二韻直喉收,侵、覃、鹽、咸四韻閉口收。六部既明,又須審其高下疾徐,歡愉悲慼,某韻畢竟是何神理,庶度曲時情韻不相乖謬。


  
詩韻有入聲者,東、冬、江、真、文、元、寒、刪、先、陽、庚、青、蒸、侵、覃、鹽、咸是也。北曲韻俱無入聲。詩韻無入聲者,支、微、魚、虞、齊、佳、灰、蕭、餚、豪、歌、麻、尤是也。北曲韻即以東、冬至鹽、咸各韻入聲,配隷支、微等韻之平、上、去三聲。
如屋字,東之入聲;沃字,冬之入聲;曲俱隷魚模上聲。以及覺本江入,曲隷蕭豪上;質,真入,曲齊微上;物,文入,曲魚模去;月,元入,曲車遮去;曷,寒入,曲歌戈平;黠,刪入,曲家麻平;宵,先入,曲車遮上;藥,陽入,曲蕭豪去;陌,庚入,曲皆來去;錫,青入,職,蒸入,緝,侵入,曲俱齊微上;合,覃入,曲歌戈平;葉,鹽入,曲車遮去;洽,咸入,曲家麻平。是其概已。
平仄互葉,詞先於曲,如《西江月》《醜奴兒慢》《少年心》《換巢鸞鳳》《戚氏》是也。又《鼓笛令》《撥棹子》《蝶戀花》《漁家傲》《惜奴嬌》《大聖樂》,亦俱有互葉之一體。然詞止以上、去葉平,非若北曲以入與三聲互葉也。
入聲配隷三聲,《中原音韻》自一東鐘至十九廉纖皆是也。然曲中用入作平之字,可有而不可多,多則習氣太重,且難高唱矣。
昔人言正清、次清之入聲,北音俱作上聲;次濁作去,正濁作平。此特舉其大略而已。檢《中原》韻部,入作上者雖皆清聲,要其清聲之作去者,不下十之三四,作平者亦十之二三,焉得不別而識之?
北曲用《中原音韻》,南曲用《洪武正韻》,明人有其說矣。然南曲只可從《正韻》分平、上、去之部,不可用其入聲為韻腳。案《正韻》二十二韻,入聲凡十。自東之入屋,以至鹽之入葉,其入聲徑讀入聲,三聲皆不能與之相葉;即句中各字于《中原》之入作平者,並以勿用為妥。
蓋南曲本脫胎于北,亦須無使北人棘口也。
曲家之所謂陰聲,即等韻家之所謂清聲;曲家之所謂陽聲,即等韻家之所謂濁聲。自《切韻指掌》《切韻指南》《四聲等子》于三十六字母已標清濁,明陳藎謨獻可之《轉音經緯》,尤明白易曉,是以沈君徵《度曲須知》列入之。《轉音經緯》見、端、知、幫、非、精、影、照八母為純清,溪、透、徹、滂、敷、曉、清、心、穿、審十母次清,群、定、澄、並、奉、匣、從、邪、床、禪十母純濁,疑、泥、娘、明、微、喻、來、日八母次濁,總無所謂半清、半濁、不清、不濁者,故可尚也。曲韻自《中原音韻》始分陰陽平,明範善溱《中州全韻》始分陰陽去,後人又分陰陽上,且于入聲之作平、上、去者,均以陰陽分之,其實陰陽之說未興,清濁之名早立矣。
曲辨聲、音,音之難知過于聲。聲不過如平仄、頓送、陰陽而已。音則有出字、收音、圓音、尖音之別,其理頗微,未易悉言。故舉其概曰:蕭出西,江出幾,尤出移,魚收于,模收鳴,齊收噫,麻收哀巴切之音,圓如其、孝,尖如齊、笑。
《度曲須知》謂字之頭、腹、尾音,與切字之理相通,「切法即唱法」。余以為唱法所用,乃系合聲。合聲者,切法之尤精者也。切字上一字為母,辨聲之清濁,不論口法開合,合聲則兼辨開合矣;切字下一字為韻,辨口法開合,不論聲之清濁,合聲則兼辨清濁矣。
且合聲法收聲不出影、喻二母,如哀、噫、嗚、于皆是。
事莫貴于真知。周挺齋不階古昔,撰《中原音韻》,永為曲韻之祖;明嘉、隆間江西魏良輔創水磨調,始行于婁東,後遂號為崑腔;真知故也。余謂曲可不度,而聲音之道不可不知。鄭漁仲《七音略序》云:「釋氏以參禪為大悟,以通音為小悟。」夫「小悟」亦豈易言哉?
張平子始言度曲,《西京賦》所謂「度曲未終,雲起雪飛」是也。制曲者體此二語,則于曲中揚抑之道思過半矣。
王元美評曲,謂「北筋在弦,南力在板」。可知元美時絃索之律猶有存者,後此則知有板而已。然板存即是弦存,沈君徵論板之正贈,通於彈拍,近之。
《樂記》言「聲歌各有宜」,歸於「直己而陳德」。可知歌無今古,皆取以正聲感人。故曲之無益風化、無關勸戒者,君子不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