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菊花與劍    P 48


作者:班尼迪
頁數:48 / 197
類別:文化

 

菊花與劍

作者:班尼迪
第48,共197。
新生的明治政府的這些重大改革是不得人心的。在當時,一般人對1871年至1873年的侵略朝鮮(「征韓」)遠比對這些措施更有普遍的熱誠。明治政府則不僅沒有動搖其徹底改革的方針,並且否決了侵略朝鮮的計劃。政府的施政方針與絶大多數為建立明治政府而奮戰者的願望強烈對立,以至在1877年,這些對立派的偉大領導人西鄉隆盛組織了大規模的反政府叛亂。他的軍隊代表了尊王派維持封建制度的全部願望,明治政府則在「王政復古」實現後第一年就背叛了這種願望。政府招募了一支由一般平民組成的義勇軍,擊潰了西鄉隆盛的士族軍隊。不過,這次叛亂也足以證明當時政府所激起的國內不滿有多麼強烈。
農民的不滿也同樣強烈。從1868年到1878年,即明治最初十年間,至少爆發了190起農民起義。直到1877年,新政府才緩緩舉步,減輕壓在農民身上的重稅,所以,也難怪農民們感到新政府眼中絲毫沒有他們。農民們還反對建立學校、徵兵制、丈量土地、散髮令、給賤民以平等待遇、官方對佛教的極端限制、改用陽曆,以及其他許多改變他們久已習慣的生活方式的措施。
那麼,是什麼人使這個「政府」進行了如此激烈的、不得人心的改革呢?是封建時代日本那些特殊習俗就已經孕育了的下級武士和商人的「特殊聯盟」。這些武士作為大名的心腹家臣磨煉了政治手段,經營和管理著各藩的壟斷企業,如礦山、紡織、造紙等;而這些商人則購買了武士身份。並在武士階層中普及了生產技術知識。這種武士和商人的聯盟迅速把那些富於信心的幹練人才推上前台,為明治政府出謀劃策並組織實施。不過,問題並不在於他們出身於哪個階級,而在於他們為什麼能如此精明能幹並且敢於實踐。十九世紀後半葉剛剛脫離中世紀的日本,其國力之衰弱猶如今日之泰國,卻能產生一批洞察形勢的領導人,成功地推行了一個最需要政治手腕的大事業,超過任何民族所曾嘗試。這些領導人的長處和短處都來源於傳統的日本人的民族特性,本書的主題就是要探討這種民族特性過去如何,現在又如何。這裡,我們只能暫先瞭解一下明治政治家是如何完成這一事業的。


  
他們根本沒有把自己的任務看成是意識形態的革命,而是當作一項事業。他們心中的目標就是要使日本成為世界上一個舉足輕重的強國。他們並不是偶像破壞者,既沒有把封建階級罵得一無是處,也沒有剝奪其財產,而是誘之以厚祿,使他們轉而永遠支持政府。他們終於改善了農民的境遇。其所以晚了十年,與其說是出於從階級立場上拒絶農民對政府的要求,毋寧說是由於明治初期國庫的匱乏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