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晚清文選    P 89


作者:林則徐等
頁數:89 / 483
類別:古典散文

 

晚清文選

作者:林則徐等
第89,共483。
五曰明定章程,以示勸懲之義。竊查鴉片煙之盛行,在道光中葉以後,風俗人心,因之日趨于澆漓,水旱盜賊,相承以起,貽患至今。是鴉片煙之為害,不獨耗竭財力,戕賊民命實為國家治亂之機一大關鍵。是以道光中設為厲禁嚴刑,原屬懲奸之要義,立法並無稍過。惟當紀綱廢弛,風俗頽敗之餘,法令愈嚴,推行愈多梗塞,不能不以整齊之令,寓諸從容勸導之中。而人心法已甚,其驟難禁革之積弊,尤應明定章程,以使知利病之切身,而自求變計。其法即取販賣鴉片煙之利,以為禁菸之資。凡販運鴉片煙土者,無論城村市鎮,概準厘稅加征五倍,永不停免。亦責成紳員,互相稽查。一由厘局徵收,而酌提為製造方藥之費。其各省栽種鶯粟者,亦皆示限嚴禁。各視土地所宜,責令改種五穀。其田土有多寡,又有承佃及自耕之田。逾期不改,種二十畝以上,酌提一半充公。佃者出自業戶之意,全數充公;出自佃民之意,責成更佃。不遵辦者,亦全數充公。二十畝以下,勒限懲責。其充公之田,各就其鄉添設小學及各善舉,由地方官督飭辨理。有侵蝕者,亦聽呈控懲辦。此明定章程之大端也。

六曰禁革煙館,以絶傳染之害。鴉片煙為害之烈,尤莫甚于煙館。無藝平民及子弟之無管束者,無不從煙館吸食,以至積而成癮,其害亦人所共知而不能禁革者。在官之耳目,不能敵書差之包庇也。聞兩江督臣沈葆楨,嚴禁菸館,皆相率移至城外。以沈葆楨切實認真,其力亦不過周及城內而已。非責成各處十紳自相稽查,萬不能有實際,而無非督撫及地方官有實求整飭之心,亦萬不能責紳士之奉行。是以自古興利除弊,尤以察吏為先。在京各城司坊等官,在外各州縣巡檢典史,能不以收受陋規為事,禁革煙館,即亦非難。此嚴禁傳染之大端也。伏查國家興利除弊,大抵交涉部務,應由部臣制其準駁之權。其有違犯禁令,亦應由部臣添議科條,編入則例。



  
惟此次禁止鴉片煙,先及官紳士子,本屬從前未開之禁,無庸另立專條。其禁止栽種鶯粟,及開設煙館,尤屢見之奏案,明示例禁。至于州縣差役之訛詐,按律處辦,已自有餘,並無庸酌增條例。各海口徵收洋土稅則,照舊辦理,或另立章程,稅厘並征,酌量增加,均可及時開辦,聽從販運。此次議禁,大旨全無妨礙。俟奉有禁辦明文,臣即照會英國外部漸次禁止栽種販運。此時開辦之始,惟當從容涵泳,寬以二十年之期。先官而後民,先士子而後及于百姓。一以漸摩勸戒為義,明示以朝廷愛民之苦心,力拯陷溺,力除苛擾,與天下相感以誠。而其大要尤在責成各省士紳,自立章程,切實勸導,求實效而不務虛文,求真有益百姓,而不專假官勢以責近功。人心具有天良,無不可感動禁革者。伏乞天恩明下臣章,飭各督撫臣虛心核議,實力舉行。天下臣民,蒙被聖恩,永無涯際!



  
○上合肥伯相書

二月初八日,寄上第三信,想塵鈞鑒。此間政教風俗,氣象日新。推求其立國本末,其始君臣爭政,交相屠戮,大亂數十百年。至若爾日而後定。初非有至德善教,累積之久也。百餘年來,其官民相與講求國政,自其君行之,蒸蒸日臻于上理。至今君主以賢明稱,人心風俗,進而益善。

計其富強之業,實始乾隆以後。火輪船創始乾隆,初未甚以為利也。至嘉慶六年,始用以行海。又因法創為火輪車,起自嘉慶十八年。其後益講求電氣之學,由吸鐵機器,傳遞書信。至道光十八年,始設電報于其國都,漸推而遠。同治四年,乃達印度。自道光二十二年與中國構兵,火輪船遂至粵東。咸豐十年再構兵,而電報徑由印度至上海矣。其開創才數十年。乘中國之衰敝,七萬里一瞬而至。然亦足見天地之氣機,一發不可遏。中國士大夫自怙其私,以求遏抑天地之機,未有能勝者也。

來此數月,實見火輪之便利,三四百里,往返僅及半日。其地士紳,力以中國宜修造火輪車相就勸勉。且謂英國富強,實基于此。其始亦相與疑阻。即以初抵倫敦蘇士阿摩登海口言之。往來車運,用馬三萬餘匹。慮防其生計也。迨車路開通,用馬乃至六七萬匹。蓋以道途便利,貿易日繁,火輪車止出一道。相距數十里以下,來就火車者,用馬逾多也。去冬,道上海,見格致書院藏一火輪車道圖,由印度直通雲南,一出臨安以東趨廣州,一出楚雄以北趨四川,以達漢口,又由廣州循嶺以出湖南,而會于漢口。乃由南京至鎮江,東出上海,又東出寧波,北出天津,以達京師。見之怪咋,謂雲南甫通商,即籌及火輪車路也。及來倫敦,得此圖,知已出自十餘年前。凡其蓄意之所至,無不至也。印度火輪車才及阿薩密。其通中國,分山南北兩道。北道由阿薩密直抵依拉襪底河。南道繞出緬甸,折而東北,以會于依拉襪底河,而達蠻允。大率雲南通商一二年後,兩處鐵路,所必興修者。日本公使見語云:天地自然之利,西人能發出之。彼為其難,吾為其易。豈宜更自坐廢!中國土地之廣,人民之眾,各國所心羡也。聞至今一無振作,極為可惜。嵩燾赧然無以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