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晚清文選    P 92


作者:林則徐等
頁數:92 / 483
類別:古典散文

 

晚清文選

作者:林則徐等
第92,共483。
一曰停止各省厘捐。嵩燾于厘捐籌餉,知之甚明,行之甚力。湖南開辦厘捐,實一力贊成之。在粵東陳覆厘捐情形,援古證今,自謂能得其要領。然凡為厘捐,以籌餉也。原非國家經制。軍務告竣十餘年,迄今不議停止。則非體矣。且法久則弊生。各省本無急需,相與視為閒款,不甚措意。是以辦理日久,收數日微。驟有軍務,籌畫餉糈,踵事循章,習為故常,將更無可施力。尤兩敝之道也。前歲因滇案議停租界厘捐,是專為洋人免厘,何異驅魚而致之淵,驅雀而納之叢。不獨有失民商之心,其傷國體實甚。意謂宜及時停免各省厘捐。租界免厘一節,自應刪除。並與立約,因事籌餉,不在此例。而如福建之茶,浙江之絲,及凡物產之在其地者,應收土稅,以備地方之用,不與厘捐同免。此皆可據理以求勝者。舊時茶稅,每箱八兩。五口通商,驟減至二兩五錢。曾與赫總稅司言之。渠意亦謂:如此各省自有之利,尚可設法另議,無並土稅不准完納之理。中國自有之利,操縱宜出之朝廷。蒙于此事極有不安於心者。此又一事也。

嵩燾本奉使海外,凡中外交涉事件,稍有所見,例得上聞。懷欲陳之久矣。徒念京師蒙被口語,側身天地,至無所容。朝廷亦不能不採納人言,加之賤簡。又甫出洋,屢見參案,更不敢有所陳論,自取愆尤。獨念中堂為國重臣,中外得失,利病所關,宜廑盛慮。區區所陳,準時度勢,略舉其切要者,措之而得,行之又至簡而易。非徒為高遠難行之言,以自快其議論者。往與寶相論今時洋務,中堂能致其大,丁雨生能致其精,沈幼丹能盡其實。其餘在位諸公,竟無知者。寶相笑謂嵩燾既精且大。嵩燾答言:豈惟不敢望精且大,生平學問皆在虛處,無致實之功。其距幼丹尚遠。雖然,考古證今,知其大要。由漢唐推之三代,經國懷遠之略,與今日所以異同兩益之宜,獨有以知其深。竊以為南宋以來,此義絶于天下者七百餘年。此則區區所獨自信,而無敢多讓者也。惟中堂採擇上陳,推而行之。所以裨益國家必多矣。



  
☆劉銘傳○請開鐵路以圖自強疏


  

臣以菲材,渥承恩遇。自解兵柄,養痾田園,每念中外大局,往往中夜起立,眥裂泣下,恨不能竭犬馬以圖報于萬一。近者被命,力疾來京。仰蒙召見,訓誨周詳,莫名欽感。竊念人臣事君之道,知無不言。況事變至迫,利害甚巨,敢不竭其縷縷,為我皇太后皇上敬陳之。中國自與外國通商以來,門戶洞開,藩籬盡撤。自古敵國外患,未有如此之多且強也。彼族遇事風生,欺凌挾制。一國有事,各國圜窺。而俄地橫亙東西北,與我壤界交錯,扼吭拊背,尤為心腹之憂。我以積弱不振,不能不忍辱含垢,遇事遷就。不惜玉帛,以解兵戎。然而和難久恃,財有盡期。守此不變,何以自立!

今論者動曰用兵矣。竊謂用兵之道,貴審敵情。俄自歐洲起造鐵路,漸近浩罕,又將由海參威開鐵路,以達琿春。此時之持滿不發者,非畏我兵力,以鐵路未成故也。不出十年,禍將不測。日本一彈丸國耳。其君臣師西洋之長技,恃有鐵路,動逞螳螂之臂,藐視中華,亦遇事與我為難。臣每私憂竊嘆,以為失今不圖自強,後雖欲圖,恐無及矣。自強之道,練兵造器,固宜次第舉行。然其機括則在於急造鐵路。鐵路之利於漕務賑務商務礦務厘捐行旅者,不可殫述。而于用兵一道,尤為急不可緩之圖。中國幅員遼闊,北邊綿亙萬里,毗連俄界,通商各海口,又與各國共之。畫疆而守,則防不勝防,馳逐往來,則鞭長莫及。惟鐵路一開,則東西南北,呼吸相通。視敵所驅,相機策應。雖萬里之遙,數日可至。雖百萬之眾,一呼而集。無徵調倉皇之過,無轉輸艱阻之虞。且兵合則強,兵分則弱。以中國十八省計之,兵非不多,餉非不足。然各省兵餉,主于各省督撫。此疆彼界,各具一心。遇有兵端,自顧不暇。徵調餉兵,無力承應。雖詔書切責,無濟緩急。蓋一國分為十八疆界也。若鐵路造成,則聲勢聯絡,血脈貫通,裁兵節餉,並成勁旅。十八省合為一氣,一兵可抵十數兵之用。將來兵權將權,俱在朝廷,內重外輕,不為疆臣所牽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