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日知錄    P 253


作者:顧炎武
頁數:253 / 271
類別:中國哲學

 

日知錄

作者:顧炎武
第253,共271。
○水經注大梁靈丘之誤《左傳‧桓九年》:「梁伯伐曲沃。」註:「梁國在馮翊夏陽縣。」芮曰:「梁近秦而幸焉」是也。《漢書‧地理志》云:「馮翊夏陽縣,故少梁也。」《水經注》乃曰:「大梁,周梁伯之居也。梁伯好土功,大其城,號曰新裡。民疲而潰,秦遂取焉。後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是也。是誤以少梁為大梁,而不知大梁不近秦也。《漢書》:「代郡靈丘。」應劭曰:「趙武靈王葬其東南二十里,故縣氏之。」《水經注》曰:「《史記》:“趙敬侯二年,敗齊于靈丘。」則名不因靈王也。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威王元年,三晉因齊喪來伐我靈丘。」《趙世家》:「惠文王十四年,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取靈丘。十五年,趙與韓、魏、燕共擊齊,王敗走,燕獨深入取臨淄。」而孟子謂氐{圭黽}曰:「子之辭靈丘而請士師。」此別一靈丘,必在齊境,後入于趙。而孝成王以靈丘封楚相春申君,益明其不在代郡矣。《水經注》云云,是誤以趙之靈丘為齊之靈丘,而不知齊境不得至代也。

○三輔黃圖漢西京宮殿甚多,讀史殊不易曉。《三輔黃圖》敘次頗悉,以長樂、未央、建章、北宮、甘泉宮為綱,而以其中宮室台殿為目,甚得體要。但其無所附麗者悉入北宮及甘泉宮下,則舛矣。今當以明光宮、太子宮二宮別為一條,為長安城內諸宮;永信宮、中安宮、養德宮別為一條,為長安宮異名;長門宮、鈎弋宮、儲元宮、宣曲宮別為一條,為長安城外離官;昭台宮、大台宮、扶荔宮、蒲萄宮別為一條,為上林苑內離宮;宜春宮、五柞宮、集靈宮、鼎湖宮、思子宮、黃山宮,池陽宮、步壽宮、萬歲宮、梁山宮、回中宮、首山宮別為一條,為各郡縣離宮。別有明光宮,不知其地,附列于後。而梁山宮當併入秦梁山宮下。則區分各當矣。



  
○大明一統志永樂中,命儒臣纂天下輿地書。至天順五年乃成,賜名曰《大明一統志》,御製序文,而前代相傳如《括地誌》、《太平寰宇記》之書皆廢。今考其書,舛謬特甚,略摘數事以資後人之改定雲。



  
《一統志》:「三河,本漢臨們縣地。」今考兩漢書,井無臨氵句縣。《唐書‧地理志》:「幽州范陽郡潞縣」下云:「武德二年,置臨氵句縣。貞觀元年,省臨氵句。」而「薊州漁陽郡三河」下云:「開元四年,祈路縣置。」故知本是一地,先分為臨氵句,後分為三河,皆自唐,非漢也。

《一統志》引古事舛戾最多,未有若密雲山之可笑者。《晉書‧石季龍載記》:「段遼棄令支奔密雲山,遣使詐降,季龍使征東將軍麻秋迎之。遼又遣使降于慕容,曰:『彼貪而無謀,吾今請降求迎,彼不疑也,若伏重兵要之,可以得志。』遣子恪伏兵于密雲。麻秋統兵三萬迎遼,為烙所襲,死者什六七,秋步遁而歸。」是段遼與燕合謀而敗趙之眾也。今《一統志》云:「密雲山在密雲縣南一十五里,亦名橫山。昔燕。趙伏兵于此,大獲遼眾。」是反以為趙與燕謀而敗遼之眾,又不言段,而曰遼,似以遼為國名。豈修志諸臣並《晉書》而未之見乎?

《一統志》:「楊令公祠在密雲縣古北口,把宋楊業。」按《宋史,楊業傳》:「業本太原降將,太宗以業者于邊事,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會契丹人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京而出,由小徑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以功遷雲州觀察使。雍熙三年,大兵北證,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來副之。以西上閣門使蔚州刺史王亻先、軍器庫使順州團練使劉文裕護其軍。連拔雲,應,衰,朔四州,師次桑乾河。會曹彬之師不利,諸路班師,美等歸代州。未幾,詔遷四州之民于內地,令美等以所部兵護之。時契丹復陷寰州,亻先令業趨雁門北川。業以為必敗,不可。亻先逼之行,業指陳家谷口曰:『諸君于此張步兵強弩,為左右翼以援。』美即與亻先領麾下兵陳于谷口。自寅至已,亻先使人登托邏台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業力戰,至谷口,望見無人,即柑膺大勵,再率帳下士力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人,馬重傷不能進,為契丹所擒。不食三日死。」是業生平未嘗至燕。況古北口又在燕東北二百餘里,地屬契丹久矣,業安得而至此?且史明言雁門之北口,而以為密雲之古北口,是作志者東西尚不辨,何論史傳哉。又按《遼史‧聖宗紀》:「統和四年七月丙子,樞密使斜軫奏復朔州,擒宋將楊繼業。」《耶律斜軫傳》:「繼業敗走,至狼牙村,眾軍皆潰。繼業為飛矢所中,被擒。」與《宋史》略同。《密雲縣誌》:「威靈廟在古北口北門外一里,祀宋贈大尉大同軍節度使楊公。」成化十八年,禮部尚書周洪範《記》引《宋史》全文,而不辨雁門北口之非其地。《豐潤縣誌》:「令公村在縣西十五里,宋楊業屯兵拒遼于此。有功,故名。」並承《一統志》而誤。

《一統志》:「遼章宗陵在三河縣北五十五里。」考遼無章宗,其一代諸帝亦無葬三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