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日知錄    P 254


作者:顧炎武
頁數:254 / 271
類別:中國哲學

 

日知錄

作者:顧炎武
第254,共271。
《一統志》:「全太祖陵、世人陵俱在房山縣西二十里三峰山下。宣宗陵、章宗陵俱在房山縣兩大房山東北。」按《金史‧海陵紀》:「貞元三年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雲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五月乙卯,命判大宗正事京等如上京,奉遷太祖,太宗梓宮。十一月乙巳朔,梓宮發丕承殿。戊申,山陵禮成。正隆元年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上京,奉遷始祖以下梓宮。八月丁丑,如大房山,行視山陵。十月乙酉,葬始祖以下十帝于大房山。閏月己亥朔,山陵禮成。」又《太祖紀》:「太祖葬睿陵。」《太宗紀》:「太宗葬恭陵。」《世宗紀》:「世宗葬興陵。」《章宗紀》:「章宗葬道陵。」又《熙宗紀》:「帝被弒,葬于皇後裴滿氏墓中。貞元三年,改葬于大房山蓼香甸,諸王同兆域。大定初,追上謚號,陵曰思陵。二十八年,改葬于峨眉谷,仍號思陵。」又《海陵紀》:「葬于大房山鹿門谷,投降為庶人,改葬于山陵西南四十里。」又《睿宗紀》:「大定二年,改葬于大房山,號景陵。」《顯宗紀》:「大定二十五年十一月庚寅,葬于大房山,章宗即位,號日裕陵。」是則金代之陵自上京而遷者十二帝,其陵曰光、曰熙、曰建、曰輝、曰安、曰定、曰永、曰泰、曰獻、曰喬、曰睿、曰恭。其崩于中都而葬者二帝,其陵曰興、曰道。被弒者一帝,其陵曰思。追諡者二帝,其陵曰景、曰裕。被弒而降為庶人者一帝,葬在兆域之外。而宣宗則自即位之二年遷于南京,三年五月,中都為蒙古所陷,葬在大梁,非房山矣。今《一統志》止有四陵,而誤列宣宗,義臍于章宗之上,諸臣不學之甚也!

《漢書.地理志》:「樂浪郡之具二十五,其一曰朝鮮。」應劭曰:「故朝鮮國,武上封箕子于此。志曰: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鮮。」《山海經》曰:「‘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註:「朝鮮,今樂浪縣,箕子所封也。在今高麗國境內。」慕容氏于營州之境立朝鮮縣,魏義于平州之境立朝鮮縣,似取其名,與漢縣相去則千有餘裡。《一統志》乃曰:「朝鮮城在永平府境內,箕子受封之地。」則是箕子封于今之永平矣。當日儒臣,令稍知今人者為之,何至于此?為人太息。



  
《一統志》:「登州府名宦」下云:「劉興居,高祖孫,齊悼惠王肥子。誅諸呂有功,封東牟候。惠澤及于邦人,至今廟把不絶。」考《史記》、《漢書》:「本紀」、「年表」,興居以高後六年四月丁酉封。孝文帝二年冬十月,始令列侯就國,春二月乙卯,立東牟侯興居為濟北王。其明年秋,以反誅,是興居之侯于東牟僅三年,其奉就國之令至立為濟北王,相距僅五月,其曾到國與否不可知,安得有惠澤及人之事歷二千年而思之不絶者乎?甚矣,修志者之妄也!


  

王文公《虔州學記》:「虔州江南地最曠,大山長谷,荒翳險阻。」以「曠」字絶為一句,「谷」字絶為一句,「阻」字絶為一句,文理甚明。今《一統志》:「贛州府形勝」條下,摘其二語曰:「地最曠大,山長谷荒。」句讀之不通,而欲從事于九丘之書,真可為千載笑端矣。

○交恥《大學衍義補》曰:「交恥本秦漢以來中國郡縣之地。五代時,為劉隱所並。至宋初,始封為郡王,然猶授中國官爵勛階,如所謂特進檢校太尉、靜海軍節度觀察等使及賜號推誠順化功臣,皆如內地之臣,未始以國稱也。其後封南平王,奏章文移猶稱安南道。孝宗時,始封以王稱國,而天下因以高麗、真臘視之,不復知其為中國之郡縣矣。李氏傳八世,陳氏傳十二世,至日為黎季所篡。季上表竄姓名為胡一元,子蒼易名{大且}。詐稱陳氏絶嗣,查為甥求權署國事,大宗皇帝從其請。踰年,陳氏孫名添平者始遁至京,訴其實。季乃表請迎添平還國,朝廷不逆其詐,遣使送添平歸。抵其境,季伏兵殺之,並及使者。事聞,太宗遍告于天地神祇,聲罪致討,遣征夷將軍未能等征之。能道卒,命副將張輔總其兵。生禽季及其子蒼、澄,獻俘京師。詔求陳氏遺裔立之,國人咸稱季殺之盡,無可繼者。僉請復古郡縣,遂如今制,立交趾都、布、按三司及各府州縣衛所諸司,一如內地,其像有黎利者,乃彼中麼麼個醜耳,中官庇之,遂致猖肆,上表請立陳氏後。宣宗皇帝謂此皇祖意也,遂聽之,即棄其地,俾復為國。鳴呼!自秦並百粵、交趾之地己與南海、桂林同入中國。漢武立嶺南九郡,而九真、日南、交趾與焉。在唐中葉,江南之人仕中國顯者猶少,而愛州人姜公輔己仕中朝,為學士、宰相,與中州之士相頡頏矣。奈何世歷五代,為土豪所據。宋興,不能討之,遂使茲地淪于蠻夷之域,而為誅亻離藍縷之俗三百餘年,而不得與南海、桂林等六郡同為衣冠禮樂之區,一何不幸哉!按交恥自漢至唐為中國之地,在宋為化外州,雖貢賦版籍不上戶部,然聲教所及皆邊州帥府領之。永樂間,平定其地,設交趾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司各一,衛十,千戶所二,府十三,州四十一,縣二百八,市舶提舉司一,巡檢司百,稅課司局等衙門九十二。而升遐之後,上尊謚議,以“復交恥郡縣于數千載之後,驅漠北殘寇于數萬里之外」為言,既述武功之成,亦侈輿圖之廣,後以兵力不及而棄之。乃天順中修《一統志》,竟以安南與占城、暹羅等國同為一卷。嗟乎,巴、濮、楚、鄧,吾南土也。妞域中之見,而忘無外之規,吾不能無議夫儒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