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日知錄    P 259


作者:顧炎武
頁數:259 / 271
類別:中國哲學

 

日知錄

作者:顧炎武
第259,共271。
晉之滅狄,其用兵有次第。宣公十五年,滅潞氏。十六年,滅甲氏及留籲。成公十一年,伐咎如;而上黨為晉有矣。昭公元年,敗無終及群狄于大鹵;而大原為晉有矣。然後出師以臨山東,昭公十二年,滅肥。二十二年,滅鼓。於是太行以南之地謂之南陽,太行以東之地謂之東陽。而晉境東接于齊,蓋先後之勤且八十年,而鮮虞猶不服焉,平狄之難如此。

○太原太原府在唐為北都。《唐書‧地理志》曰:「晉陽宮,在都之西北。宮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崇四丈八尺,都城左汾右晉,潛丘在中。長四千三百二十一步,廣三千一百二十二步,周萬五千一百五十三步,其崇四丈。汾東曰東城,貞觀十一年長史李築。兩城之間有中城,武後時築,以合東城。宮南有大明城,故宮城也。宮城東有起義堂,倉城中有受瑞壇。當日規模之閎壯可見。自齊神武創建別都,與鄴城東西並立。隋煬繼修宮室。唐高祖因以克關中,有天下。則大以後名為北都。五代李氏、石氏、劉氏三主皆興于此。及劉繼元之降,宋太宗以此地久為創霸之府;又宋主大火,有參,辰不兩盛之說,於是一舉而焚之矣。《宋史‧太宗紀》:“太平興國四年五月戊子,以榆次縣為新并州。乙未,築新城。丙申,幸城北禦沙河門樓,盡徙餘民于新城,遣使督之,既出,即命縱火。丁酉,以行宮為平晉寺,」陸游《老學庵筆記》曰:「大宋太平興國四年,平太原,降為并州,廢舊城,徙州於榆次。」今太原則又非榆次,乃三交城也。城在舊城東北三十里,亦形勝之地,本名故軍,又嘗為唐明鎮,有晉文公廟,甚盛。平太原後三年,帥潘美奏乞以為并州,從之,於是徙晉文公廟,以廟之故址為州治。又徙陽曲縣放三交,而榆次復為縣。然則今之太原府乃三交城,而太原縣不過唐都城之一隅耳。其遺文舊績,一切不可得而見矣。



  
《舊唐書‧崔神慶傳》曰:「則天時,擢拜并州長史。先是并州有東西二城,隔汾水,神慶始築城相接,每歲省防禦兵數千人,邊州甚以為便。」此即《志》所云「兩城之間有中城」者也。汾水湍悍,古人何以架橋立城如此之易?如長安東,中,西三渭橋,昔為方軌,而今則咸陽縣每至冬月,乃設一版河陽驛,杜預所立浮橋,其遺蹟亦復泯然。蒲津鐵牛,求一僧懷丙,其人不可得。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不但坐而論道者不如古人而已。


  

○代春秋時,代尚未通中國。趙襄子乃言:「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正義曰:「《地道記》云:“恆山在上曲陽縣西北一百四十里,北行四百五十里得恆山及,號飛狐口,北則代郡也。」《水經注》引梅福上事曰:「代谷者,恆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谷中之地上谷在東,代郡在西。」此則今之蔚州,乃古代國。項羽徙趙王歇為代王,歇更立陳餘為代王,漢高帝立兄劉仲為代王,皆此地也。十年,陳稀反。十一年,破,立於恆為代王,都晉陽。則今之太原縣矣。《孝文紀》則云:「都中都。」而文帝過太原,復晉陽、中都二歲。又立於武為代王,都中都。則今之平遙縣矣。又按衛綰,代大陵人。大陵,今在文水縣北,而屬代,代都中都故也。代凡三遷,而皆非今代州。今代州之名自隋始。

○闕裡《水經注》:「孔廟東南五百步有雙石闕,故名闕裡。」按《春秋‧定公二年》:「夏五月王辰,雉門及兩觀災。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註:「雉門,公宮之南門,兩觀,闕也。」《禮記》:「昔者仲尼與放蠟賓事畢,出遊于觀之上。」《史記‧魯世家》:「煬公築茅闕門。」蓋闕門之下,其裡即名闕裡,而夫子之宅在焉。亦謂之「闕黨」,《魯論》有「闕黨童子」、「荀子、仲尼居于闕黨」是也。後人有以居為氏者。《漢書‧儒林傳》:「有鄒人闕門慶忌」註云:「姓闕門,名慶忌。」

○杏壇今夫子廟庭中有壇,石刻曰「杏壇」。《闕裡志》:「杏壇,在殿前,夫子舊居,」非也。杏壇之名出自《莊子入莊子曰:「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鬚眉交白,被發揄袂,行原以上,距陸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曲終。」又曰:「孔子乃下求之,至于澤畔,方將杖而引其船,顧見孔子還,鄉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進。」又曰:「客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間。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侍水波定,不聞音,而後敢乘。」司馬彪云:「緇帷,黑林名也。杏壇,澤中高處也。」《莊子》書凡述孔子皆是寓言。漁父不必有其人,杏壇不必有其地,即有之亦在水上葦間,依破旁渚之地,不在魯國之中也明矣。今之杏壇,乃宋乾興間四十五代孫道輔增修,祖廟移大殿,于後因以講堂舊基石為壇,環植以杏,取杏壇之名名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