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古文觀止譯注    P 50


作者:吳楚材
頁數:50 / 555
類別:古典散文

 

古文觀止譯注

作者:吳楚材
第50,共555。
1)臣:樂毅自稱。不佞:不才,自謙無能之辭。樂毅,戰國趙靈壽(今屬河北)人。為魏昭王出使燕國,燕昭王以客禮相待,遂留燕,昭王用為亞卿。使毅約趙惠文王,別使連楚魏。趙惠文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毅率趙、楚、韓、魏、燕五國兵攻齊,破齊軍于濟西。毅獨率燕軍攻佔齊七十餘城,惟莒、即墨未下。以功封昌國君。燕惠王繼位,齊行反間計,惠王使騎劫代毅。毅懼誅,出奔趙。齊國興兵,大破燕軍,盡復失地。毅在趙,趙封于觀津,號望諸君。燕惠王乃致書謝樂毅,毅復通燕,往來燕趙間,死在趙國。 (2)先王:指昭王。抵:觸犯。斧質之罪:死罪;質通鑕,腰斬時用的砧板。 (3)數:數說。 (4)侍禦者:猶左右,借指惠王。畜:養。幸:親愛。 (5)不白,不明白。 (6)舉錯:舉動措施。 (7)假節于魏王:借用魏昭王的使臣節到燕國。 (8)亞卿:次卿。 (9)霸國之餘教:春秋時齊桓公建立霸業,到戰國時還保存霸業的教導。驟勝之遺事:屢次戰勝的事蹟。驟,屢次。 (10)閒:通「嫻」,熟習。 (11)徑:快,速。 (12)準北、宋地:楚欲得淮北,魏欲得宋,皆為齊所佔領。宋的轄地在河南東部及山東、江蘇、安徽三省間。 (13)「宋」字疑衍。 (14)顧反命:剛回來覆命,言神速。反同返。 (15)濟上:濟水之上,指山東北部地。 (16)國:齊國都臨淄(在今山東)。 (17)齊王:齊湣王。莒,在今山東。 (18)大呂:齊鐘名。元英、歷室:皆燕宮名,在寧台下。寧台在今河北宛平縣。故鼎:齊所得燕鼎。 (19)薊丘:在今河北宛平縣。植:豎豆的旗幟。汶皇(篁):齊國汶水上的竹田。 (20)五伯: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21)頓:猶墜。裂地而封之:封樂毅為昌國君。昌國在今山東淄川縣。 (22)《春秋》:記載春秋時代魯國歷史的編年體著作。 (23)夷:平定。萬乘:能出一萬輛兵車,指大國。八百歲:從姜尚開始建立齊國,到齊湣王,約歷時八百年。 (24)庶孽:非嫡妻所生之子。庶孽容易作亂,應使之順從。施及萌隷:教令推行到百姓和徒隷。萌通氓,百姓。 (25)伍子胥:名員,春秋楚人。父奢兄尚,皆以無罪被楚平王所殺。子胥奔吳,佐吳王闔閭攻入楚郢都(在今湖北江陵縣)。闔閭子吳王夫差敗越,越請和,子胥諫不聽。夫差迫子胥自殺,把屍體盛在鴟夷裡,投入江中。鴟夷,革囊。 (26)不改:《史記·伍子胥傳》作「不化」,《索隱》:「言子胥怨恨,故雖投江而神不化,猶為波濤之臣也。」 (27)離:通「罹」,遭遇。 (28)交絶不出惡聲:指不說已長而談彼短。不潔其名:指不毀其君而自潔。

逍遙游



  
〔戰國〕莊周

【作者小傳】莊子名周(約前369286),戰國中期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說他做過漆園吏,曾拒絶楚威王的宰相之聘,遊學于齊、魏諸國,終生不仕。莊子繼承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強調無為,一切任其自然,鼓吹復古,回到愚昧無知的與禽獸共處的原始時代,因此不免陷入不可知論,思想則悲觀厭世。但他對客觀世界矛盾變化的認識,含有某些辯證法的因素;對當時統治階級和社會黑暗的揭露,對禮法名教的毀棄,都說明他的思想和理論也有其積極的一 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