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史記全集譯注    P 797


作者:司馬遷
頁數:797 / 824
類別:歷史

 

史記全集譯注

作者:司馬遷
第797,共824。
後四十八年,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秦始與周合,合而離□,五百歲當復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櫟陽雨金,秦獻公自以為得金瑞,故作畦畤櫟陽而祀白帝。
其後百二十歲而秦滅周□,周之九鼎入於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沒於泗水彭城下。
其後百一十五年而秦並天下。
(1)六藝:包括禮、樂、射、馭、書、數,參見《周禮·地官·保氏》。(2)章:同彰。明顯、顯著。(3)禘:祭祀儀式中的一種。參見《禮書》注。(4)「詩」指《詩經》。(5)崩:天子死稱為崩。見《禮記·曲禮》。(6)愛:於是,因此。(7)陪臣:諸侯國中的大夫,人天子之國的自稱。見《禮論·曲禮》。這裡泛指諸侯國的大臣。(8)旅:祭祀儀式中的一種。祭山為旅。見《尚書·禹貢》「蔡蒙旅平」孔安國注。(9)方:方術、法術、技術等都稱為方。這裡指役使鬼神事。梁玉繩《史記志疑》考證說,萇弘事周靈王為誤文。此處不取。十射《狸首》:這是古禮中的一種,射時唱《狸首》這首歌曲。由於歌辭中有射諸侯不來朝者的話,而且這種古禮久已不行,萇弘驟又行之,諸侯便污指他是裝神弄鬼,欲以方術殺諸侯。對此,如錢大昕等人考之已祥。日·瀧川資言認為「狸」讀為埋,是「不來」二字的合音。(11)《索隱》引孟康的話認為秦封為諸侯國以前為周、秦合時,封為諸侯為周、秦分離。(12)《索隱》說,自周平王始封秦襄公為諸侯,到秦昭王52年(前250)西周君獻邑於秦,凡516年為秦、周復合時期。《史記》說「五百歲」,是「舉其全數。」□《索隱》說:「自昭王滅周之後至始皇元年誅嫪毐,正十七年。」□指距太史儋作出以上預言時120年,秦滅周。


  
秦始皇既並天下而帝,或曰:「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1),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2)。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於是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3),度以六為名(4),音上大呂(5),事統上法(6)。
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祠騶嶧山,頌秦功業。於是征從齊魯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諸儒生或議曰:「古者封禪為蒲車(7),惡傷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8),席用葅秸(9),言其易遵也。」始皇聞此議各乖異,難施用,由此絀儒生。而遂除車道,上自泰山陽至巔,立石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從陰道下,禪於梁父。其禮頗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記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風雨十,休於大樹下,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於封事之禮,聞始皇遇風雨,則譏之。
(1)螾:《集解》引應劭語說:「螾,丘蚓也。黃帝土德,故地見其神。蚓大五六圍,長十餘文。」(2)《索隱》說:《中候》及《呂氏春秋》皆云「有火自天止於王屋,流為赤烏。」火舌化為紅色老鴉,周人以為是象徵吉祥的符瑞。(3)五色之中崇尚黑色。上同「尚」。(4)五行之數:一、六為水,二、七為火,三、八為木,四、九為金,五、十為土。秦自以為得水德,水數一、六,一不能成變化,便取六為度數,如六寸為符,六尺為步之類。(5)大呂:十二律之一,於五音為商,於五行屬金。按五行生剋學說,金能生水。秦以為水德,所以於十二律中崇尚大呂。(6)《集解》解釋說:「水陰,陰主刑殺,故尚法。」(7)蒲車:《索隱》說:「謂蒲裹車輪,惡傷草木。」(8)埽:同「掃」。(9)葅秸:草與禾秸。《集解》解釋說:「應劭曰:『秸,禾稿也。去其皮以為席』。……晉灼曰:『葅,藉也。』《索隱》稱為茅藉。用茅草與去皮的禾,秸編成蓆子,用以祭天。十阪(b□n,板):指山坡。
於是始皇遂東遊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1),或曰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蓋天好陰(2),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貴陽(3),祭之必於澤中圓丘雲。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鄉,齊之西境也。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4)。六曰月主,祠之萊山。皆在齊北,並勃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5),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雲。八曰四時主,祠琅邪。琅邪在齊東方,蓋歲之所始(6)。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珪幣雜異焉。
自齊威、宣之時,騶子之徒論著終始五德之運(7),及秦帝而齊人奏之,故始皇採用之。而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最後皆燕人(8),為方仙道,形解銷化(9),依於鬼神之事。騶衍以陰陽主運顯示諸侯十,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
(1)將;語詞。(2)天為陽,異性相引,同性相斥,故說「天好陰」。好,喜好之好。(3)地為陰,故貴陽。「貴」同「好」。(4)之罘(fu,浮):山名。(5)斗入海:回曲峭臨海上。《索隱》解釋為:「斗絕曲入海也。」斗為回曲貌;絕為峭立貌。(6)琅邪地屬青州,按《天官書》青州在虛、危二宿分野,虛、危於十二次在玄枵之中,於十二辰屬子位。舊歷以歲星或太歲紀年,起始位置:太歲在子位,順辰次左轉;歲星在丑位,逆辰次右行。由於年名(年的干支名稱)與太歲的位置同,太歲自子位開始運行,所以認為琅邪為歲之所始。(7)終始五德:又稱五德終始,是按五行學說推斷、或解釋王朝遞變的學說。認為王朝受天命而興,必秉受五行之德中的一德,興滅都取決於五行的生剋變化。三代以前為公天下,循五行相生的序列,如太昊(伏犧)為木德,神農為火德,黃帝為土德……,木能生火,火能生土……,所以太昊亡,神農興;神農亡黃帝興……。三代後為家天下,以武力相傾奪,世運按五行相剋的序列變化,如夏為木德,商為金德,周為火德、秦為水德、金能克木,火能克金,水能克火,所以商代夏,周代商,秦又代周。(8)按《索隱》,「最後猶言甚後也。」如此文義不通。若如小顏,劉伯莊解釋為人名,一者名為「最後」,殊不可思議;再者前注引裴秀《冀州記》說正伯僑為犍為人,與「皆燕人」不合。因此,釋「最後」為「以後」,言羨門高以後的著名士都是燕地人,於理較妥。(9)道家語,意思是修煉成仙以後,如蟬蛻一樣拋棄自己的凡體(尺體),飛昇而去。十陰陽主運:同「終始五德之運。」蓋五行亦分陰陽,五行迭主運就是陰陽迭用事,所以可以互稱。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太、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1),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雲;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雲。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並天下,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始皇自以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繼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風為解,曰未能至,望見之焉。其明年,始皇復游海上,至琅邪,過恆山,從上黨歸。後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從上郡歸。後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會稽,並海上(2),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藥。不得,還至沙丘崩。
二世元年,東巡碣石,並海南,歷泰山,至會稽,皆禮祠之,而刻勒始皇所立石書旁(3),以章始皇之功德。其秋,諸侯畔秦。三年而二世弒死(4)。
始皇封禪之後十二歲,秦亡,諸儒生疾秦焚《詩》《書》,誅僇文學(5),百姓怨其法,天下畔之,皆訛曰:「始皇上泰山,為暴風雨所擊,不得封禪。」此豈所謂無其德而用事者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