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446


作者:馬黃
頁數:446 / 471
類別: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

作者:馬黃
第446,共471。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一字文木,安徽全椒縣人,他出身的那個大官僚地主家庭,在明清之際有過五十年光景的「家門鼎盛」時期(註:見《文木山房集·移家賦》。)。曾祖吳國對是順治年間的探花。「一時名公巨卿多出其門」(方嶟《文木山房集序》),祖輩也多顯達。但到了他父親吳霖起,家道開始衰微。吳霖起是康熙年間拔貢,做過江蘇贛榆縣教諭。為人方正恬淡,不慕名利,對吳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響。吳敬梓年幼聰穎,才識過人,少時曾隨父宦遊大江南北。二十三歲時,父親去世。他不善治生,又慷慨好施,揮霍無度,被族人看作敗家子。三十三歲遷居南京,家境已很困難,但仍愛好賓客交遊,「四方文酒之士,推為盟主」(金和《儒林外史跋》)。在這種「失計辭鄉土,論文樂友朋」的生活中,使他有可能從程廷祚、樊聖謨等朋友中,接觸到清初進步的哲學思想(註:程廷祚是清代進步的思想家,顏李學派的首領之一李塨的傳人。)。吳敬梓早年也熟中科舉,曾考取秀才,但後來由於科舉的不得意,同時在和那批官僚、紳士、名流、清客的長期周旋中,也逐漸看透了他們卑污的靈魂,特別是由富到貧的生活變化,使他飽嘗了世態炎涼,對現實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從而厭棄功名富貴,而以「一事差堪喜,侯門未曳裾」(《春興》)自慰,並提出「如何父師訓,專儲制舉才」的疑問(王又曾《書吳征君敏軒先生文木山房詩集後》注,見《丁辛老屋集》卷十二)。三十六歲時,安徽巡撫趙國麟薦舉他應博學鴻詞考試,他以病辭,從此也不再應科舉考試。

此後,吳敬梓的生計更為艱難,靠賣書和朋友的接濟過活。在冬夜無火禦寒時,往往邀朋友繞城堞數十里而歸,謂之「暖足」。在經歷了這段艱苦生活之後,他一面更加鄙視那形形色色名場中的人物,一面嚮往儒家的禮治,在他四十歲時,為了倡捐修復泰伯祠,甚至賣掉最後一點財產——全椒老屋。吳敬梓懷着憤世嫉俗心情創作的《儒林外史》大約完成於五十歲以前(註:程晉芳《懷人詩》(作於1748-1750年)中說:「外史紀儒林,刻畫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說傳!」據此可知書大概成於1750年前。)



  
吳敬梓晚年愛好治經,著有《詩說》七卷(已佚)。五十一歲時,乾隆南巡,別人夾道拜迎,他卻「企腳高臥向栩床」,表示了一種鄙薄的態度。五十四歲時,在揚州結束了他窮愁潦倒的一生。作品還有《文木山房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第二節 儒林外史的思想內容


  

吳敬梓生活在清政權已趨穩固的時代,隨着王朝在軍事政治上的步步取得成功,它的文化統制的毒害也愈來愈深。文士們醉心舉業,八股文之外,百不經意。吳敬梓十分憎惡當時土子的熱中科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會風氣,把希望寄於落拓不得意的文士和自食其力的勞動人民。懷着這種心情,他寫出了這部卓絶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共五十五回,現存最早的臥閒草堂刻本,共五十六回,末回乃後人偽作(見金和《儒林外史跋》)。書中人物,大都有當時真人真事做影子,為避免清代統治階級的迫害,作者故意把故事背景說成明代。閒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說:

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傲人者;有假托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終乃以辭卻功名富貴,品地最上一層為中流砥柱。

這段話說明了小說的主題。作品正是以反對科舉和功名富貴為中心並旁及當時官僚制度、人倫關係以至整個社會風尚的。

作者在楔子中塑造了元末詩人王冕的形象來「敷陳大義」,「隱括全文」,並作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標準。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不精通;而又安於貧賤,以賣畫為生,不與權貴相與。作者通過他的嘴,抨擊了科舉制度,「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輕了」。在作者看來,文士們只有像王冕那樣講求「文行出處」,才能免于「功名富貴」的牢籠,堪稱「品地最上一層」。這在當時是具有一定的批判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