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莊子註譯    P 228


作者:莊子
頁數:228 / 244
類別:哲學

 

莊子註譯

作者:莊子
第228,共244。
沒有多久伯昏瞀人前去看望列禦寇,看見門外擺滿了鞋子。伯昏瞀人面朝北方站著,豎著拐杖撐住下巴。站了一會兒,一句話也沒說就走出去了。接待賓客的人員告訴了列禦寇,列禦寇提著鞋子,光著腳就跑了出來,趕到門口,說:「先生已經來了,竟不說一句批評指教的話嗎?」伯昏瞀人說:「算了算了,我本來就告訴你說人們將會歸附於你,果真都在歸附你了。當初我曾責備過你讓人們歸附於你,而你卻始終不能做到讓人們不歸附於你。你何必用顯跡於外的做法讓人感動而預先就表現得與眾不同呢!必定是內心有所感動方才會動搖你的本性哩,而你又無可奈何。跟你交遊的人又沒有誰能提醒告誡你,他們的細巧迷惑的言辭,全是毒害人的;沒有誰覺醒沒有誰省悟,怎麼能彼此相互審視詳察!靈巧的人多勞累而聰慧的人多憂患,沒有能耐的人也就沒有什麼追求,填飽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遊,像沒有纜索飄忽在水中的船隻一樣,這才是心境虛無而自由遨遊的人。」
【原文】
鄭人緩也呻吟裘氏之地(1),祗三年而緩為儒(2),河潤九裏(3),澤及三族(4),使其弟墨(5)。儒墨相與辯,其父助翟(6),十年而緩自殺。其父夢之曰:「使而子為墨者予也(7)。闔胡嘗視其良(8),既為秋柏之實矣?」夫造物者之報人也(9),不報其人而報其人之天(10)。彼故使彼。夫人以己為有以異於人以賤其親(11),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12)。故曰今之世皆緩也。自是(13),有德者以不知也(14),而況有道者乎!古者謂之遁天之刑(15)。
聖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16);眾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


  
莊子曰:「知道易,勿言難(17)。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18);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19)。古之人(20),天而不人。」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21),單千金之家(22),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聖人以必不必(23),故無兵(24);眾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順於兵(25),故行有求。兵,恃之則亡。
小夫之知(26),不離苞苴竿牘(27),敝精神乎蹇淺(28),而欲兼濟道物(29),太一形虛(30)。若是者,迷惑於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歸精神乎無始(31),而甘冥乎無何有之鄉(32)。水流乎無形,發洩乎太清(33)。悲哉乎!汝為知在毫毛(34),而不知大寧(35)。
譯文】
鄭國有個名叫緩的人在裘氏地方吟詠誦讀,只用了三年就成了儒生,像河水滋潤沿岸的土地一樣潤澤著廣遠的地方,他的恩惠還施及三族,並且使他的弟弟成為墨家的學人。儒家、墨家不能相容而相互爭辯,緩的父親則站在墨家一邊。過了十年緩憤而自殺,他的父親夢見他說:「讓你的兒子成為墨家,還是我的功勞。怎麼不看看我的墳墓,我已變成秋天的柏樹而結出了果實!」造物者所給予人們的,不會賦予人的才智和能力而是賦予人們的自然本性。緩的弟弟具備了墨家的稟賦因而能使他成為墨家學人。緩總認為自己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才這樣輕侮他的父親,就跟齊人自以為挖井有功而與飲水的人抓扯扭打一樣,看來如今社會上的人差不多都是像緩這樣貪天之功以為己有的人。自以為生活中總是這樣,有德行的人卻並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更何況是有道的人啊!古時候人們稱這種貪天之功的做法是違背自然規律而受到刑戮。
聖哲的人安于自然,卻不適應人為的擺佈;普通人習慣于人為的擺佈,卻不安于自然。
莊子說:「瞭解道容易,不去談論卻很困難。瞭解了道卻不妄加談論,這是通往自然的境界;瞭解了道卻信口談論,這是走向人為的塵世。古時候的人,體察自然而不追求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