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30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30 / 712
類別:經濟

 

國富論

作者:亞當史密斯
第30,共712。
 但是,就本書說,有時也必須比較特定商品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方的不同真實價值,換言之,有時也必須比較特定商品在不同時期對其所有者所提供的不同的支配他人勞動的能力。這樣,我們所要比較的,與其說是出售特定商品通常可得的不同銀量,勿寧說是不同銀量所能買得的不同勞動量。但是,時間隔遠了,地方隔遠了,勞動的時價如何,往往無從正確知道。正式記錄穀物時價的地方雖然不多,但對於穀物時價,人們一般知道得比較清楚,而歷史家和著述家也更常注意穀物時價。所以,一般地說,我們得心滿意足地用穀物時價來作比較,這並不是因為它和勞動時價總是恰恰以同一比例漲落,而是因為二者一般總是以最近似的比例漲落。我在下面要作幾個這種比較。
 隨著產業進步,商業國發現了同時使用數種金屬鑄幣的便利;大的付款用金幣;價值不大不小的買賣用銀幣;數額更小的買賣用銅幣或比銅幣更賤的金屬鑄幣。在這三種金屬中,他們往往特別選定一種作為主要的價值尺度。而他們所選擇的,似乎都是最先用作商業媒介的金屬。他們在沒有其他貨幣可用時,就已把它用作本位,所以後來即使需要改變,也往往仍舊使用。
 據說,羅馬在第一次普尼克戰爭之前五年內開始鑄造銀幣;在這之前,羅馬只有銅幣。所以,羅馬共和國似乎繼續以銅幣為價值尺度。羅馬一切簿賬,一切財產價值,都以若幹阿斯或若幹塞斯特斯(Sesterce)計算。阿斯一直是銅幣名稱。而塞斯特斯一詞其意即為兩個半阿斯,故塞斯特斯雖原為銀幣,但其價值常以銅幣計算。所以,在羅馬,對於負債很多的人,人們都說,他借有許多別人的銅。


  
 至於那些在羅馬帝國廢墟上立國的北方民族,在定居之初,似乎只有銀幣,即在後此若幹年代,也沒有金幣和銅幣。撒克遜人入主英格蘭時,英格蘭也只有銀幣。直到愛德華三世時代,只有少許金幣。在詹姆士一世以後,才有銅幣。所只,在英格蘭,而且依據同一理由,我相信,在近代歐洲的其他各國,一切簿賬以及一切貨物與一切財產的價值都用銀計算。要表述一個人的財產額時,我們不說它值多少金幾尼,而說它值多少磅純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