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孟子    P 65


作者:孟子
頁數:65 / 89
類別:國學

 

孟子

作者:孟子
第65,共89。
要不端着金飯碗討口,關鍵是要自己知道所端的是金飯碗,認 識它的價值。要自尊自貴,關鍵是要知道自己有值得尊貴的東西, 這就是孟子所說「人人有貴於己者」。從後文來看,這種己所貴, 實際上就是仁義道德、令聞廣譽,與之相對的,則是膏粱文綉,也 就是金錢富貴。所以,在孟子看來,世上有兩種尊貴的東西,一 是外在的,即膏粱文綉,這是要靠別人給與的;二是內在的,即 仁義道德,這是不靠別人給與而要靠自己良心發現,自己培育滋 養的。前者並不是真正尊貴的東西,因為別人可以給與你也可以 剝奪你;後者才是真正尊貴的,別人不可剝奪的。正如盂子引曾 子所言:「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 (少)乎哉?」(《孟子·公孫丑下》)這是自尊自責的典範。說到 這裡,實際上又回到上一章所討論的「天爵」與「人爵」問題上 去了。
孟子的這些思想,對於我們今天文人們所提出的保持社會良 心地位,「抵抗」金錢與物慾的誘惑,是不是有積極意義呢?
杯水車薪,應怪自己
【原文】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 械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①于不仁之甚 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註釋】
①與:助。
【譯文】  
孟子說:「仁勝過不仁,就像水可以滅火一樣。但如今奉行仁 道的人,就像用一杯水去滅一車柴草所燃燒的大火一樣;滅不了, 沒說是水不能夠滅火。這樣的說法正好又大大助長了那些不仁之 徒,結果連他們原本奉行的一點點仁道也必然會最終失去。」
【讀解】
兵法說:「知已知彼,百戰百勝。」
杯水車薪,自然是無濟於事。不審時度勢,反省自己是否盡 到了努力,而是自以為火不可滅,灰心喪氣,放棄鬥爭。長他人 志氣,滅自己威風,這實際上是助紂為虐。
所以,當不能取勝的時候,應自知努力不夠而加強力量,改 杯水車薪為桶水車薪、池水車薪,最好是再加上水龍和其它現代 加滅火器。如此一來,莫說是車薪,就是你一屋子的薪所燃燒 的熊熊烈火也照滅不誤。
不信,你撥119諮詢去。
大匠誨人,必以規矩
【原文】


  
孟子曰:「到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①,學者亦必志于彀。大匠 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註釋】
①志:期望。彀(gou):拉滿弓。
【譯文】  
孟子說:「界教人射箭,總是期望把弓拉滿,學的人也總是 期望把弓拉滿。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藝必定依照一定的規矩,學的 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規矩。」
【讀解】
這正是《離婁上》所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 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的意思。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
沒有規矩,教師不能教,學生無法學。
小至手工技巧,大至安邦定國,治理天下,凡事都有法則可 依,有規律可循。
因此,一定要順其規律,不可停逆而行。如果悖逆而行,就 會出現“上無道樓也,下無法守也,朝不通道,工不信度,君子 犯義,小人犯刑,國之所存者幸也’(《離婁上》)那樣的情況,天 下大亂。所以,規矩絶不是小問題。大家都應該自覺遵守,從清 潔衛生、交通規則等身邊事做起。
告子下
本篇包括政治、戰爭、財政稅收等多方面的治國問題,也包 括教育、歷史、個人修養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生於憂患,死於 安樂」是非常著名的一章。全篇原文共 16章,本書選 10章。
怎樣比較?
【原文】
任①人有問屋廬子②曰:「禮與食孰重?」
曰:「禮重。」
「色與禮孰重?」
曰:「禮重。」
曰:「以禮食,則饑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必以禮乎?親 迎(3),則不得得妻;不親迎,則得妻,必親迎乎?」
屋廬子不能對,明日之鄒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 使高於岑摟④。金重於羽者,豈謂一鈎金(5)與一輿羽之謂哉?取食 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比之,奚翅(6)食重?取色之重者與禮之輕者而 比之,奚翅色重?往應之曰:『紾(7)兄之臂而奪之食,則得食;不 紾,則不得食,則將紾之乎?逾東家牆而摟其處子(8),則得妻;不 摟,則不得妻,則將摟之乎?」』
【註釋】
①任:春秋時國名,故址在今山東濟寧。②屋廬子:孟子的學生。 ③親迎:古代婚姻制度,新郎親迎新娘。這裡代指按禮制娶親。(4)岑 樓:尖頂高樓。⑤鈎:衣帶鈎。一鈎金即一衣帶鈎那樣一點點金。 (6)翅:同「啻」,只,止,但。97)紾(zhen):扭轉。(8)處子:處女。
【譯文】  
有個任國人問屋廬子說:「禮和食哪樣重要?」屋廬子說:「禮 重要。」 那人問:「娶妻和禮哪樣重要?」
屋廬子說:「禮重要。」
那人又問:「如果非要按照禮節才吃,就只有餓死;不按照禮 節而吃,就可以得到吃的,那還是一定要按照禮節嗎?如果非要 按照『親迎』的禮節娶妻,就娶不到妻子;不按照『親迎』的禮 節娶妻,就可以娶到妻子,那還是一定要『親迎』嗎?」
屋廬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就到鄒國,把這話告訴了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