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釋迦牟尼傳    P 54


作者:布老虎
頁數:54 / 64
類別:佛教

 

釋迦牟尼傳

作者:布老虎
第54,共64。
我看呀,那個阿難雖然出了家,絶不是斷了愛慾的人。他是一個多情的美男子。我想,他回去以後,也一定在想著我呢!」情竇初開的女兒如此感情的騷動,母親又有什麼辦法?加之,母親溺愛自己的骨肉,只好千依百順。摩登伽女請求母親,施展一種蠱惑的巫術,即念一遍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把阿難迷惑來。
這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是婆羅門教的一種咒語,據說誦念三遍,就能把想念的人招引到跟前來。第二天,母親替女兒念了半晌兒魔咒。不靈!無奈,只好等待。
阿難畢竟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年輕人,初扳佛門,持戒未堅。摩登伽女那雙細嫩的小手和討人喜歡的臉蛋,確實使他心旌撥動。那一天,他邁着陶醉的腳步,踩着陶醉的思緒,失魂似的回到精舍,毫不隱諱,把發生的一切向佛陀說了一遍:「師父,我路上遇見一個很漂亮、待人很熱情的賤族姑娘。她正在擔水,施捨給我一點清水喝。」
佛陀搖搖頭:「阿難,你莫要說一個漂亮的姑娘,只說一個善女子就行了。出家人,心外無境,隨緣度化,你萬萬不能被假相所迷。說女人美色,是放縱自身,心地不淨。這你懂嗎,阿難?」「師父,我懂了。


  
是一個善女子,善女子……」看來,阿難未能忘情於摩登伽女,這倒是事實。
又有一天早晨,阿難托鉢外出募緣,經過摩登伽女的家門。可巧,摩登伽女正想他想得迷痴,見阿難來了,急着跑上前去,纏住不放:「阿難比丘,你還認識我嗎?」「怎麼能不認識你呢?你是好心腸的摩登伽女,是那天施捨給我清水喝的好姑娘……不不,善女子,善女子!」「阿難比丘,」摩登伽女纏住他不放,柔聲說:「我家裡正在散花燒香,灑掃得乾乾淨淨,都是為了歡迎你來光顧。阿難,我和母親已經等待你好幾天了!」「啊,你們歡迎我來?等待我好幾天了?」「是的,阿難比丘,請你不要拒絶,快進來賞光吧!到我家裡坐一坐,接受我們母女的供養!」阿難的眼前,登時湧現出一片陰霾迷霧,心不由自主地跟隨姑娘走了進去。一進得門,摩登伽女的母親就好言相喚,熱情接待。
姑娘歡喜若狂,請客人坐下就餐。飯間,母女倆人說的儘是甜蜜語言,酷似親人。
餐畢,姑娘的母親把阿難叫到一邊,唏噓道:「阿難比丘,實話對你說吧,我的女兒想嫁給你。她想你都想瘋了!」「什麼?」阿難一聽,心驚肉跳。
「是的。自從那天你喝了她擔的水以後,回到家裡,她幾宿不睡覺,失了魂似的,非要嫁給你不可!」「這怎麼行呢?我雖然年輕,可我是出家人,持戒不娶妻,這……這怎麼行?」「這不難。棄戒還俗不就行了嗎?阿難比丘,你不知道,我這個女兒性子剛烈,她要看上一個中意的人,就神魂顛倒,不達到目的,她死也不會善罷甘休。阿難比丘,我求求你,你就娶了她吧!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兒呀!」阿難一聽,六神無主,漲紅了臉,不知所措。


  
當女主人離開時,只見摩登伽女如痴如狂地闖了進來,一頭撲在阿難的懷裡……阿難嚇得驚慌失色,脫身就逃,一口氣跑回精舍。
阿難回到精舍,佛陀就把他召到座前,摸着他的禿腦瓜,問道:「阿難,你剛纔到哪裡去了?”“師父,我托鉢募緣去了。」
「鉢盂呢?」「鉢……鉢盂……」阿難張皇四望,鉢盂果然不見了。他忽然想起來,剛纔慌里慌張從摩登伽女家裡跑出時,把鉢盂丟在她家了。阿難避開佛陀的視線,顫巍巍地說不出話來。
佛陀不捨:「阿難,你現在去河裡沐浴一下,叫清澈的河水洗掉你身上的污穢。去吧,快去吧!」阿難一聽,心中怦跳。原來,佛陀什麼都知道了。
阿難在毀滅戒體的千鈞一髮時刻,受到佛陀光明慈恩的攝受,立即心空無住,宛如虛空,來到河邊,脫衣跳水,痛痛快快地沐浴了一個時辰,心裡覺着自己近來的一段經歷,如空中捉影,夢幻空花,感到愧悔莫及。
然而那個摩登伽女卻不顧廉恥,欲迷心竅,非要纏住阿難不可。執意要向佛門挑戰。
有一天早晨,阿難從精舍裡走出來,被摩登伽女一眼發現了。她立即尾隨在阿難身後,寸步不離,一邊走,一邊喊:「阿難,阿難,你的鉢盂忘在我家裡了。你不想去取嗎?……」阿難聲也不吭,折回身子,進了精舍,再也不敢出來。
阿難心亂如麻,實在不能忍受,到佛陀座前跪下,慌亂失聲地喊道:「師父,師父,我契機太淺,心地不淨,近來被色相纏住了!”佛陀對一切早已瞭如指掌:「本來無一物,是你靈智混濁,悟性不開,招惹來世相的淫慾,弄得自己日夜神智迷妄,不能守舍。你說是嗎,阿難?」「是的,師父,是我不能駐于禪心,駐于安詳。」阿難淚涕滂沱,傾心訴說:「我被一個叫做摩登伽女的賤民女子纏住了。我到什麼地方,她都跟隨我到什麼地方,好像我的影子。
請慈悲佛陀救救我吧!」“阿難,你一個堂堂正正的比丘,怎麼被一個俗女迷惑了?這都怨你平時只重多聞,而不重修證,一旦聲色的境界逼來,就無力抵禦,遭致災難。」
「是的,師父。」
「好吧,阿難,你跟我念一段真經吧。回頭在心裡領悟了,並把它背誦下來。」
「是,師父。」
對這一段經文,阿難一念百念,潛思不輟,悉心冥會,記牢心中:三世無物,意無心滅,心無行絶,如夢如幻,本性空寂。所謂心者,寂滅為性,隨境而起。心處無境,處境無心,將心滅境,心寂境如。境隨心滅,心隨境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