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P 274


作者:中科院
頁數:274 / 298
類別:中國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作者:中科院
第274,共298。
人們走在街上互不交談;他們在自己人之間悄聲議論,偶爾對路過的外人眨眨眼睛。笑聲、歡樂和爽朗從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政府的報紙連篇累牘地刊登有關天安門廣場上所發生的事情,但大多數城市居民不相信這個「彌天大謊」,然而相當一些與城市生活隔離的農村居民也許接受了官方的說法。香港和其它外國數據向城市裡的人提供了大量信息,而「美國之音」承擔了廣播信息的任務。
在一個長途電話、傳真機、計算機網絡和衛星接收電視到處充斥的時代,中國政府是不可能完全把國家封閉起來的。最終引發信息革命的晶片,20將有可能擊敗專制主義對信息的過時控制。著名作家魯迅在1926年寫過以下這段話:「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是一件事的開頭。墨寫的謊說,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21
鎮壓及隨後的大規模逮捕所引起的反響非常巨大。中國政府曾表現為國際社會中一個越來越負責的成員,對世界事務具有潛在的穩定作用。但現在,這個形象遭受了無法修補的損害。鎮壓招致了全世界几乎普遍的譴責,還有種種經濟和軍事制裁。
另外,中國還明顯地被排斥在重要的外交會議之外。與香港和台灣的關係更是遭到了嚴重的打擊。一百萬香港居民示威遊行,抗議天安門廣場大屠殺,並表示不信任北京允許香港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在1997年以後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至于跟台灣的統一,前景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遙遠了。


  
最可悲的是,中國人民的精神受到了致命的傷害,他們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無法忘記鎮壓的痛苦經歷、也不會寬恕任何人。第四十一章 中國的發展模式:獨裁政治下的準資本主義
19896月天安門鎮壓之後僅僅六個月,民眾抗議共產統治的浪潮席卷東歐,出乎意料地造成共產政權的崩潰。1991年底,蘇聯也解體了。在這樣的巨變之後,中國的未來會是怎麼樣?
1.鄧小平的策略


  
天安門鎮壓不僅令中國備受全世界的譴責、在經濟和軍事上遭到嚴厲的國際制裁,而且在外交上也受到排斥。鄧小平斷言,今後三至五年,對中國共產主義生死存亡至關重要,中國要力求社會穩定,並且不必介入國際事務。在這一關鍵的歷史時刻,鄧認為「一動不如一靜」,政治經濟政策的爭論、重要的人事變動和政治方針的改變,對中國都是百害而無一利。他對西方國家的態度是:「你搞你的資本主義;我搞我的社會主義。
井水不犯河水。」
與天安門鎮壓差不多同一時間,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總統夫婦在動亂中暴死。中國領導人夜不安寢,嚴厲譴責戈巴契夫把社會主義從內部搞垮了。戈巴契夫對東歐的不干涉態度被指責為放棄了對華沙條約組織的領導。戈巴契夫于199025日至7日在蘇共中央委員會擴大會議上所做的報告,更遭貶斥為對馬列主義的背叛(報告中提出放棄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答應建立多黨制和「總統」制;提倡一種「人道、民主的社會主義」)。
中國認為戈巴契夫否定階級鬥爭,積極推行西方議會民主,從而背棄了共產主義的根本原則。1
東歐和蘇聯的結局會在中國重演嗎?本來,北京對中國的獨特性相當自信,堅信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忠貞,並且有雄厚的群眾基礎。但到了1991年底,蘇聯共產黨,這個完全不借助外力而成長壯大的最老的政黨解散了。遭到西方和蘇聯兩方面變革之風的衝擊,北京一方面痛恨戈巴契夫「人道、民主的社會主義」,因為它搞混了「真正社會主義」的界限,擾亂了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則確信導致蘇聯解體的西方勢力,將會借助同樣的「和平演變」,陰謀顛覆中國。為防止這一局面發生,中國決定加緊意識形態控制和軍備,以抵制西方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同時用親切平和的面孔示人。
北京這種雙重姿態,就是所謂的「內緊外鬆」(對內加緊控制,對外表現寬鬆)。
中國領導人作出一些堅強的決定。第一,永遠不主動放棄對權力的壟斷,就像蘇聯領導人愚蠢地干下的那樣。對此,他們堅信可以成功,因為民主勢力几乎已鎮壓殆盡;西藏人總的來說相當順從,反抗只是個別的;中國各民族並不尋求獨立。總之,與蘇聯不同,中國有着長期的統一傳統。
第二,經濟必須持續發展,而人民生活必須改善。第三,官方媒體要經常不斷地突出蘇聯人生活的艱難,例如生動描繪他們如何糧食短缺,以及急速增加的通貨膨脹、黑市、政治鬥爭、經濟混亂、對前共產黨領導人的鄙視和仇恨等等;而且還要告訴人民,如果在蘇聯發生的事情在中國重演,就會引起大亂。只要人們與政府保持一致,當局就能保障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
2.和平演變
中國領導人接受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觀點: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西方反對社會主義的陰謀永遠不會停止。19506月韓戰爆發,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剛剛成立九個月,北京宣稱西方干涉這場戰爭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搞亂及推翻新中國政府,但因為未能得逞,轉而求諸以和平方式滲透,從內部破壞社會主義。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被認為是這一戰略的設計者。在五十年代,他力主開放所有管道和場所,努力與共產國家接觸,採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傳播西方的思想、價值、宗教、文學、藝術和生活方式。
在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力和生活水平低於西方國家的時期,這種心理戰被認為是有效的,因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年輕人很容易在西方的誘惑面前動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