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P 275


作者:中科院
頁數:275 / 298
類別:中國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作者:中科院
第275,共298。
從中共方面看,蘇聯共產黨垮台後,中國唯一的選擇是堅守「社會主義鋼鐵長城」,抵抗西方「和平演變」的陰謀。中國的領導人宣稱:「過去我們說,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如今是:只有中國才能救社會主義。」顯然,對追求民主、經濟自由、貿易開放、保障人權這樣的全球大趨勢,他們視而不見;對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這「亞洲四小龍」通過和平演變而實現的經濟繁榮,他們不願意承認;當然更不願意接受美國和英國的社會福利遠遠高於蘇聯、古巴、東歐和中國這一令人不安的事實
在這些國家,政府只維持基本生計(「鐵飯碗」),但這一保障助長了懶惰和懈怠之風,以致民眾生活水平相當低。3
保守的中國領導人對此並不關心,並且陶醉于「延安心態」中,堅持認定「國外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他們對美國人的意圖心懷戒備,儘管美國國務卿貝克(James A.Baker)坦言:「美國對中國的方針政策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中國人和美國人見到的都是一樣。我們想要保護人權,推動自由;我們反對核武器和導彈的擴散;我們渴望對兩國和整個地區都有好處的自由公平的貿易......我們的理想和價值觀必定成為與中國打交道的基礎。我們當然會與政治壓制和宗教迫害作鬥爭。」4但保守派批評鄧小平和他的開放政策的調子越來越高,說這些政策是有毒的、腐蝕青年的資產階級思想敞開大門,並導致1989年的學生抗議運動。陳雲手下強硬保守派理論家鄧力群曾暗地裡說:「黨內存在着走資派,不過我指的不是鄧小平。」5確實,鄧小平的改革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可以算作和平演變的變種。甚至布希總統也曾說過,他不知道一個國家怎麼能從全世界進口貨物和服務,卻把外國的思想擋在國境之外。
蘇聯的解體對鄧小平而言像是服下一帖清涼劑。作為一名實用主義者而非空想家,他要借助資本主義的某些東西來拯救共產主義。他公開說,沒有他的改革開放,中國將難逃東歐和蘇聯的命運。這實際明白表示


  
雖然沒有公開承認
和平演變救了中國。
鄧作好了發動一場新反擊的準備,再次將中國拉回改革開放的軌道上。在87歲高齡之際,他將這一步驟看成是確立自己歷史地位的最後機會。他來到經濟繁榮的南方,帶著這樣的資訊:加速經濟發展和穩定政治局面,是今天的頭等大事;現在不是清除精神污染和搞世界革命的時候。
3.鄧小平南巡
19921月,鄧小平在萬眾注目之下,到過去十年經濟獲得最大增長的南方視察。廣東在1991年實現了驚人的21%的增長率,有可能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地方。在家人的陪伴下,鄧訪問了深圳經濟特區、珠江三角洲和廣州,「熱情讚頌了這個充滿高樓大廈、廣告、投資機會的勇敢新世界。」6他容光煥發,向全世界表明還有足夠的精力去完成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從而把中國推向準資本主義。


  
這無疑是一場新的經濟革命。
鄧的講話往往含混不清,但卻是實話而且不無諷刺,有時需要女兒鄧榕的翻譯。但其意思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要點:
1.發展經濟是政府的中心任務,改革和開放是發展經濟的兩個基本點。2.穩定是經濟發展的根本。3.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可以由國家經濟的改善體現出來。4.鼓勵股市投資;歡迎引入更多的國外資本、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歡迎更多合資企業。
751997年香港回歸後可保持資本主義制度一百年不變。6.廣東省應力爭在二十年內成為「亞洲第五小龍」
繼香港、新加坡、台灣和韓國之後
而中國,則應成為超級巨龍。8
鄧小平對一場改革開放新躍進的鼓動,把他推到與其最重要的對手陳雲直接衝突的地位.每當鄧小平堅持政府的中心工作是發展經濟,陳雲就大力提倡強化意識形態控制和對和平演變的堅決抵制。1992310日政治局擴大會議作出決議:中國應該防「右」(即轉向資本主義),但更重要的是防「左」(激進的共產主義)。政治局對鄧的路線採取一種得體而圓滑的肯定。
但這並不表明他獲得了完全的勝利。鄧小平認為,批評他的是一些看法狹隘偏激、對世事一知半解的人。1992115日,他在上海說:
有些黨員腦袋裏一團漿糊,卻認為自己是馬克思主義大師。他們對周圍的一切批評、指責、設置障礙,反對這樣,反對那樣,將一些枝節問題看成主流。這也算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者嗎我相信資本主義社會正在變,整個世界都在變。但我們的同志沒有改變,他們仍死守自己的正統教條。
這樣能推動社會進步麼如果在過去的十年裡我們沒有實行改革開放並採取了其它一些措施,我們的情況可能要比蘇聯還要糟。9
經濟成長統計數字支持了鄧小平。在八十年代的十年中,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達8.9%,是世界平均增長水平的三倍。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7,000億元人民幣。鄉鎮企業飛速發展,已達1,888萬家,產值950億元人民幣,占整個農業產值的58.5%。
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
國際上,亞太地區正以經濟為契機而崛起。在下一個十年或二十年裡,這個地區看來已作好完成一次驚人飛躍的準備。鄧已經下定決心置身于這一飛躍,絶不錯過歷史賦予中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相信自己正融入世界經濟大潮,而他的對手陳雲則死守在一個水量有限的小泥潭裡。
104.第十四次黨代表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