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資本論    P 444


作者:馬克思
頁數:444 / 772
類別:古典經濟學

 

資本論

作者:馬克思
第444,共772。
或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它雖然只是部分地參加成本價格的形成,但會全部參加剩餘價值的形成。不管怎樣,結論總是:剩餘價值是同時由所使用的資本的一切部分產生的。現代庸俗經濟學認為,利潤是資本的邊際產出,而工資則是勞動的邊際產出。考慮到工人常常是預付自己的勞動,因此即使我們同意按所謂的生產要素進行分配,但既然剩餘價值是同時由所使用的資本的一切部分產生的,則勞動要素的供給者——工人也應當同資本的其它部分一起參與剩餘價值的瓜分,而不是僅僅得到工資。
這或許是社會主義時期真正可行的股份合作制的理論基礎。在這個理論中,工資對於工人,就象折舊對於資本一樣,是不能算作報酬的。如果用馬爾薩斯的粗淺的說法,這個結論還可以更簡短地表達為:
「資本家對於他所預付的資本的一切部分,都期望得到同樣的利益。」
剩餘價值,作為全部預付資本的這樣一種觀念上只是觀念上的產物,取得了利潤這個轉化形式。因此,一個價值額之所以成為資本,就因為它是用來生產利潤的,換句話說,利潤之所以產生出來,就是因為有一個價值額被當作資本來使用。而資本是在企業中發揮作用的。這就是現代企業的由來。


  
沒有企業生產,只有市場交易,是產生不了利潤的。企業的性質在於追逐利潤,而不在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所謂的節約交易費用。顯然,即使沒有交易費用的節約,甚至交易費用還有所增加,但只要有利潤,就可能有資本主義企業存在。科斯的理論的核心,其實是要把剩餘價值歸因于交易費用的節約,否定剩餘價值是工人創造的,從而否定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為資本主義制度而辯護。
如果我們把利潤叫作p,那末,W=c+v+m=k+m這個公式,就變成W=k+p這個公式,也就是商品價值=成本價格+利潤。


  
因此,我們在這裡最初看到的利潤,和剩餘價值是一回事,不過它具有一個神秘化的形式,而這個神秘化的形式必然會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產生出來。因為成本價格的形成具有一種假象,使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區別看不出來了,所以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價值變化,必然變成不是由可變資本部分引起,而是由總資本引起。因為在一極上,勞動力的價格表現為工資這個轉化形式,所以在另一極上,剩餘價值表現為利潤這個轉化形式。
我們知道,商品的成本價格小於它的價值。因為W=k+m,所以k=W-m。只有m=0,公式W=k+m才會歸結為W=k,即商品價值=商品成本價格。這種情況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44是決不會發生的,就正常情況或現代庸俗經濟學中的所謂均衡情況而言。
雖然在特殊的市場行情下,商品的出售價格可以降低到商品的成本價格,甚至降低到商品的成本價格以下。
因此,如果商品是按照它的價值出售的,那末,利潤就會被實現,這個利潤等於商品價值超過商品成本價格的餘額,也就是等於商品價值中包含的全部剩餘價值。然而,資本家即使低於商品的價值出售商品,也可以得到利潤。只要商品的出售價格高於商品的成本價格,即使它低於商品的價值,也總會實現商品中包含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從而總會獲得利潤。用我們的例子來說,商品價值=600鎊,成本價格=500鎊。
假定商品按510鎊、520鎊、530鎊、560鎊或590鎊的價格出售,它就分別低於它的價值90鎊、80鎊、70鎊、40鎊或10鎊出售,但從它的出售中仍然可以分別得到10鎊、20鎊、30鎊、60鎊或90鎊的利潤。在商品的價值和它的成本價格之間,顯然會有無數的出售價格。商品價值中由剩餘價值構成的要素越大,這些中間價格的實際活動餘地也就越大。從而在現代庸俗經濟學家頭腦中引起的混亂也越大,並給所謂的「企業家才能」提供了容身之處。
這不僅可以說明日常的競爭現象,例如某些低價出售的情形,某些產業部門的商品價格異常低廉的現象等等。我們下面將會看到,政治經濟學迄今沒有理解的關於資本主義競爭的基本規律,即調節一般利潤率和由它決定的所謂生產價格的規律,也是建立在商品價值和商品成本價格之間的這種差別之上的,建立在由此引起的商品低於價值出售也能獲得利潤這樣一種可能性之上的。
商品出售價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價格規定的。如果商品低於它的成本價格出售,生產資本中已經消耗的組成部分,就不能全部由出售價格得到補償。如果這個過程繼續下去,預付45資本價值就會消失。從這個觀點來說,資本家就樂於把成本價格看作商品的真正的內在價值,因為單是為了保持他的資本,成本價格已是必要的價格。
況且,商品的成本價格還是資本家自己為了生產商品而支付的購買價格,因而是一個由商品的生產過程本身決定的購買價格。因此,在資本家看來,在商品出售時實現的價值餘額或剩餘價值,似乎是商品的出售價格超過它的價值的餘額,而不是它的價值超過它的成本價格的餘額,因而商品中包含的剩餘價值好象不是通過商品的出售來實現,而是從商品的出售本身產生的。關於這種錯覺,我們在第一卷第四章 第二節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已經作了詳細的論述,現在,我們回頭看一下托倫斯等人在把這種錯覺看成政治經濟學超過李嘉圖的一個進步時再次提出的那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