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昭明文選    P 135


作者:昭明太子
頁數:135 / 164
類別:古典散文

 

昭明文選

作者:昭明太子
第135,共164。
女史彤管,記功書過。居有保阿之訓,動有環之響。進賢才以輔佐君子,哀窈窕而不淫其色。所以能述宣陰化,成《內則》,閨房肅雍,險謁不行者也。

故康王晚朝,《關雎》作諷,宣後晏起,姜氏請{侃言}。及周室東遷,禮序凋缺,諸侯僭縱,軌制無章。齊桓有如夫人者六人。晉獻升戎女為元妃,終於五子作亂,塚嗣遘屯。



  
爰逮戰國,風憲愈薄,情任欲,顛倒衣裳,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斯固輕禮弛防,先色後德者也。

秦並天下,多自驕大,官備七國,爵列八品。漢興,因循其號,而婦制莫。高祖帷薄不修,孝文衽席無辨,然而選納尚簡,飾玩華少,自武,元之後,世增淫費,至乃掖庭三千,增級十四,妖亻幸毀政之符,外姻亂邦之跡,前史載之詳矣。

及光武中興,斫雕為樸。六宮稱號,惟皇后貴人,金印紫綬,俸不過粟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並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漢法常因八月算民,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閲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乃用登禦。

所以明慎聘納,詳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宮教頗修,登建嬪後,必先令德,內無出閫之言,權無私溺之授,可謂矯其弊矣。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來,豈不休哉!雖禦己有度,而防閒未篤。故孝章以下,漸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氵嗇蠹。

自古雖主幼時艱,王家多釁,委成塚宰,簡求忠貞,未有專任婦人,斷割重器。唯秦芋太后始攝政事,故穰侯權重於昭王,家富於嬴國。漢仍其謬,知患莫改,東京皇統屢絶。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臨朝者六後。

莫不定策帷簾,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任重道悠,利深禍速,身犯霧露於雲台之上,家纓糹累紲於圄犴之下。湮滅連踵,傾繼路。而赴蹈不息,焦爛為期。

終於陵夷大運,淪亡神寶。《詩》、《書》所嘆,略同一揆。故考列行跡,以為《皇后本紀》。雖成敗事異,而同居正號者,並列于篇。

其以恩私追尊,非當世所奉者,則隨他事附出。親屬別事,各依列傳。其餘無所見,則系之此紀,以纘西京《外戚》雲爾。

●卷五十·史論下、史述贊




  
◎史論下

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

※范蔚宗

論曰:中興二十八將,前世以為上應二十八宿,未之詳也。然咸能感會風雲,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也。

議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職,至使英姿茂績,委而勿用。然原夫深圖遠算,固將有以為爾。若乃王道既衰,降及霸德,猶能授受惟庸,勛賢兼序,如管、隰之迭升桓世,先、趙之同列文朝,可謂兼通矣。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於翼扶王室,皆武人屈起。

亦有鬻繒盜狗輕猾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故勢疑則隙生,力侔則亂起。蕭、樊且猶糹累紲,信、越終見菹戮,不其然乎!自茲以降,訖于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

遂使縉紳道塞,賢能蔽壅。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關之怨。其懷道無聞,委身草莽者,亦何可勝言。故光武鑒前事之違,存矯枉之志,雖冠、鄧之高勛,耿賈之鴻烈,分土不過大縣數四,所加特進朝請而已。

觀其治平臨政,課職責咎,將所謂導之以法,齊之以刑者乎!

若格之功臣,其傷已甚。何者?直繩則虧喪恩舊,撓情則違廢禁典,選德則功不必厚,舉勞則人或未賢,參任則群心難塞,並列則其弊未遠。不得不校其勝否,即事相權。故高秩厚禮,允答元功,峻文深憲,責成吏職。

建武之世,侯者百數,若夫數公者,則與參國議,分均休咎,其餘並優以寬科,完其封祿,莫不終以功名,延慶于後。昔留侯以為高祖悉用蕭、曹故人,郭亦議南陽多顯,鄭興又戒功臣專任。夫崇恩偏授,易啟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廣招賢之路,意者不其然乎!

永平中,顯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圖畫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其外又有王常、李通、竇融、卓茂,合三十二人。故依本第,系之篇末,以志功次雲爾。

宦者傳論一首

※范蔚宗

《易》曰:天垂象,聖人則之。宦者四星,在皇位之側。故周禮置官,亦備其數,閽者守中門之禁。侍人掌女宮之戒。

又云:王之正內者五人。《月令》:仲冬,閹尹審門閭,謹房室。《詩》之《小雅》,亦有《巷伯》刺讒之篇。然宦人之在王朝者,其來舊矣。

將以其體非全氣,情志專良,通關中人,易以役養乎?然而後世因之,才任稍廣。其能者則勃貂,管蘇,有功於楚、晉。景監、繆賢、著庸於秦、趙。及其弊也,豎刁亂齊,伊戾禍宋。

漢興,仍襲秦制,置中常侍官。然亦引用士人,以參其選,皆銀左貂,給事殿省。及高後稱制,乃以張卿為大謁者,出入臥內,受宣詔令。文帝時,有趙談、北宮伯子,頗見親幸。

至於孝武,亦愛李延年。帝數宴後庭,或潛游離館,故請奏機事,多以宦人主之。元帝之世,史游為黃門令,勤心納忠,有所補益。其後引恭、石顯,以佞險自進,卒有蕭、周之禍,捐穢帝德焉。

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複雜調他士。至永平中,始置員數,中常侍四人,小黃門十人。和帝即祚幼弱,而竇憲兄弟專總權威,內外臣僚,莫由親接,所與居者,惟閹官而已。故鄭眾得專謀禁中,終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宮卿之位,於是中官始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