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晚清文選    P 462


作者:林則徐等
頁數:462 / 483
類別:古典散文

 

晚清文選

作者:林則徐等
第462,共483。
發皇其所長 滿俗無所長,其所長惟騎射。彼之得志,皆由狂噬死咋而來。故日謀寶有而精進之。觀上所述諸論可證也。而彼惟利用所長,故得鈐制我民族,使無生氣。因之於吾歷史上留萬年之大紀念曰:滿洲自人寇以來,凡兵權悉操于彼族,而我民族無與焉。嗚呼,吾不能不嘆滿人設計之工也!夫以兵權悉操于彼族之手,則生殺屠醢,一惟其命。故以少數之民族,制多數民族而有餘。彼于一方,則利我民族之文弱,務求柔其骨而{艹爾}其神者。既以科舉愚之矣,又開博學鴻詞科,求天下圖書,儲之四庫,使儒臣從事校勘,使之益近於文柔。至于武事,則不復齒之。乾隆之於漢臣,口吻尤刻。于陳宏謀之轉糧不力也,則曰:彼系漢人,不必責以有勇智。于陳世倌之言兵事也,則曰:彼漢文臣,乃敢言兵事,其志可嘉皆見《東華錄》!其侮弄如此。于一方面,則重滿人之兵權。凡國家之軍政組織,全部屬之。其用意所在,固至易明。蓋兩民族相遇,一尚文柔,一尚強武,比其格格不相入,而必不能同化,無待言者。而強者摧柔,又其必然之理。故彼族首重此。以為如是,則不獨有以自異於我民族,且足以凌制馴伏我民族而有餘也。故其兵制,則重駐防,重禁旅,而不重綠營。魏源《聖武記》有云:八旗有禁旅,有駐防。禁旅八旗,滿洲兵八萬,並蒙古漢軍共十萬。其人則皆東海扈倫諸部落。無在黑龍江北,寧古塔東者。其漢軍亦無遠在山海關以內者。若夫駐防之兵,則即八旗佐領中之餘丁,佐領外之新附,隨時編籍,人無定額,散處遼河東西諸城。無事射獵耕屯,有事馳驅甲冑。故天命十一年攻寧遠時,兵已十三萬。崇德中,遠蹂燕薊,隨近摧寧錦,旁撻朝鮮、蒙古,用兵常十餘萬。而入關以後,以之內衛京師,外馭九服四夷。觀此,其兵制可略見矣。是以入關以來,凡有戰役,皆以防任之。彼其心,不第不望綠營之強也,實且利綠營之弱。即間有一二征伐,資綠營之力者,然終不以為正師也。惟康熙禁旅駐三藩之役,有小例外。蓋其時為滿族與我民族交戰。彼滿人者,既深忌我,復深畏我。懼其悉趨于三藩,而併力以敵己也。故謀有以離間而利用之。為手諭以詔綠營諸將曰:從古漢人叛亂,只用漢兵剿平,豈有滿兵助戰!於是,一時趙良棟、施琅、李之芳、傅宏烈諸民賊,爭刈同種以媚異族,而三藩遂戡。此其間出於政策也。至于典兵之臣,則幾滿族所專有。其初皆以親王為統帥。睿禮鄭豫肅勤等是也。康熙時,尚仍此制。三藩之役,則安康簡等也。西北用兵,亦屢以皇子將之。至雍正以後,始不盡然。漢人之司軍柄者,惟年羹堯、岳鐘琪二人。然年旋被戮,岳亦謗書盈篋。以其手縶曾靜,以興大獄,始幸而苟全。其他如康熙准噶爾之役,則費揚古也;雍正西南夷之役,則鄂爾泰也;乾隆準部之役,則班第、永常、兆惠等也;回疆之役,則兆惠等也;大金川之役,則傅恆也;小金川之役,則阿桂也;緬甸之役,則傅恆也;廓爾喀之役,則福康安也;嘉慶川湖陝之役,則額勒登保、德楞泰也。此犖犖之大役,皆以滿人掌兵。而漢人則不欲其與聞軍事,即為偏稗,亦欲限制之。雍正六年,滿珠等奏:京營武弁等員參將以下,不宜用漢人為之。得旨:「朕漢滿一體,從無歧視。中略滿洲人數本少。今止將中外緊要之缺補用已足。若參將以下之員弁,悉將滿洲人補用,則人數不敷,勢必員缺。」見蔣氏《東華錄》夫于「滿漢一體」之下,忽著此語,一何可笑!至此亦可雲情見乎辭矣。總之,專制國之政府,有非常之兵力為第一要義。使為異族政府,則更所急。察滿洲軍事的組織,乃欲以一民族為一軍隊,營衛京師,而駐防各省,長駕遠馭,以為子孫帝王萬世之計。至于其不予我民族以兵權,則戰勝民族對於戰敗民族所應有之手段。英之於印度,法之於安南,亦猶是也。彼之不願與我民族同化者在此。彼之遂能不與我民族同化者,亦在此。

欲迫我民族為所同化 彼之不欲為我民族所同化,既如上述。然不同民族而同為國民,慮我民族之不安其生而將有變也。則求所以同化我者。其目的在使我民族剷除民族思想,而為馴服之奴隷。彼又慮欲達此目的,非用威迫之手段不可。故不以柔道行之,而惟以蠻力行之。其手段可分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