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436


作者:黃宗羲
頁數:436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
第436,共462。
小人只是無忌禪,便結果一生。至《大學》止言閒居為不善耳1,閒居時有何不善可為?只是一種懶散精神,漫無着落處,便是萬惡淵藪,正是小人無忌憚處,可畏哉!

陽明先生言良知,即物以言知也。若早知有格物義在,即止言致知亦得。朱子言獨知,對 聞以言獨也。若早知有不睹不聞義在,即止言慎獨亦得。



  
離獨一步,便是人偽。

主靜之說,大要主於循理。然昔賢雲道德,言動,皆翕聚為主,發散是不得已事。天地萬物皆然,則亦意有專屬,正黃藥止兒啼,是方便法也。

喜怒哀樂,雖錯綜其文,實以氣序而言。至殽而為七情,曰喜怒哀懼愛惡欲,是性情之變,離乎天而出乎人者,故紛然錯出而不齊。所為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七者合而言之,皆欲也。

君子存理遏欲之功,正用之於此。若喜怒哀樂四者,其發與未發,更無人力可施也。

(後人解中和,誤認是七情,故經旨晦至今。)
古人恐懼二字,嘗用在平康無事時,及至利害當前,無可迴避,只得赤體承當。世人只是倒做了。

九容,分明畫出有道形容氣象,然學者一味學不得,吾病其 外而為人也。

本體只是這些子,工夫只是這些子,並這些子仍不得分此為本體,彼為工夫。既無本體工夫可分,則亦並無這些子可指。故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以上丙子《獨証編》)

盈天地間一氣而已矣。有氣斯有數,有數斯有象,有象斯有名,有名斯有物,有物斯有性,有性斯有道,故道其後起也。而求道者,輒求之未始有氣之先,以為道生氣,則道亦何物也,而遂能生氣乎?


  

或曰:「虛生氣。」夫虛即氣也,何生之有?吾 之未始有氣之先,亦無往而非氣也。當其屈也,自無而之有,有而未始有;及其伸也,自有而之無,無而未始無也。非有非無之間,而即有即無,是謂太虛,是謂太極。

天者,萬物之總名,非與物為君也;道者,萬器之總名,非與器為體也;性者,萬形之總名,非與形為偶也。

一心也,而在天謂之誠,人之本也;在人謂之明,天之本也。故人本天,天亦本人。離器而道不可見,故道器可以上下言,不可以先後言。有物先天地,異端千差萬錯,從此句來。

一氣之變,雜然流行,類萬物而觀,人亦物也。而靈者不得不靈,靈無以異於蠢也。故靈含蠢,蠢亦含靈,類萬體而觀,心亦體也。而大者不得不大,大無以分於小也。

故大統小,小亦統大。

人心徑寸耳,而空中四達,有太虛之象。虛故生靈,靈生覺,覺有主,是曰意。此天命之體,而性道教所從出也。

(覺有主,是先生創見。)
天樞轉於於穆,地軸互於中央,人心藏於獨覺。

理即是氣之理,斷然不在氣先,不在氣外。知此,則知道心即人心之本心,義理之性,即氣質之本性,千古支離之說,可以盡掃。而學者從事于入道之路,高之不墮于虛無,卑之不淪于象數,道術始歸於一乎?

天命流行,物與 妄,言實有此流行之命,而物物付畀之,非流行之外,另有個 妄之理。

乾坤合德而無為,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非迭運之謂也。至化育之功,實始乎繼體之長子,而長女配之,成乎少男,而少女配之。故曰:「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今曰「繼靜而動」,亦非心。

以斯知人心之獨體,不可以動靜言,而動靜者,其所乘之位也,分明是造化之理。

心無善惡,而一點獨知,知善知惡。知善知惡之知,即是好善惡惡之意,好善惡惡之意,即是無善無惡之體,此之謂無極而太極。意者心之所存,非所發也。或曰:「好善惡惡,非所發乎?”曰:“意之好惡,與起念之好惡不同。

意之好惡,一機而互見,起念之好惡,兩在而異情。以念為意,何啻千里!」

自濂溪有主靜立極之說,傳之豫章、延平,遂以「看喜怒哀樂未發以前氣象」為單提口訣。夫所謂未發以前氣象,即是獨中真消息,但說不得前後際耳。蓋獨不離中和,延平姑即中以求獨體,而和在其中,此慎獨真方便門也。後儒不察,謂「未發以前,專是靜寂一機」,直欲求之思慮未起之先,而曰「既思即是已發」,果然心行路絶,語言道斷矣。

故朱子終不取延平之說,遂專守程門主敬之法,以教學者。特其以獨為動念邊事,不為無弊。至湖南中和問答,轉折發明,內有以心為主,則性情各有統理,而敬之一字,又所以流貫乎動靜之間,庶機不謬於慎獨之說,最後更以察識端倪為第一義為誤,而仍歸之涵養一路。可為善學延平者,然終未得《中庸》本旨。

陽明子言良知,每謂「個個人心有仲尼,」至於中和二字,則反不能信,謂「必慎獨之後,方有此氣象。」豈知中和若不是生而有之,又如何養成得?中只是四時之中氣,和只是中氣流露處,天若無中氣,如何能以四時之氣,相禪不窮?人若無中氣,如何能以四端之情,相生不已?故曰:「哀樂相生,循環無端,正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戒懼於所不睹聞。」其旨一也。

性情之德,有即心而見者,有離心而見者。即心而言,則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當喜而喜,當怒而怒,哀樂亦然。由中道和,有前後際,而實非判然分為二時。離心而言,則維天於穆,一氣流行,自喜而樂,自樂而怒,自怒而哀,自哀而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