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441


作者:黃宗羲
頁數:441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
第441,共462。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何故避性字不言?只為性不可指言也。蓋曰:「吾就性中之情藴而言,分明見得是善。」今即如此解,尚失孟子本色,況可雲以情念性乎?何言乎情之善也?孟子言這惻隱心就是仁,何善如之?仁義禮智,皆生而有之,所謂性也。

乃所以為善也,指情言性,非因情見性也;即心言性,非離心言善也。後之解者曰:「因所發之情,而見所存之性;因所情之善,而見所性之善。」豈不毫釐而千里乎?



  
凡所云性,只是心之性,決不得心與性對;所云情,可雲性之情,決不得性與情對。

惻隱之心仁也,又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說者以為端緒見外耳,此中仍自不出來,與仁也之意稍傷。不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說得仁的一端,因就仁推義禮智去,故曰四端,如四體判下一般,說得最分明。後人錯看了,又以誣仁也。

因以孟子誣《中庸》未發為性,已發為情。雖喙長三尺,向誰說。

口之於味一章,最費解說,今略為拈出。蓋曰「耳目口鼻之慾」,雖生而有之之性乎?然獨無所以宰制之乎?是即所謂命也。故君子言命不言性,以致遏欲存理之功。綱常倫物之則,有至有不至,雖生而若限之命乎?然孰非心之所固有乎?是則所謂性也。

故君子言性不言命,以致盡人達天之學。蓋性命本無定名,合而言之皆心也,自其權籍而言,則曰命,故嘗能為耳目口鼻君;自其體藴而言,則曰性,故可合天人,齊聖凡,而歸於一。總許人在心上用功,就氣中參出理來。故兩下分疏如此。

若謂命有不齊,惟聖人全處其豐,豈耳目口鼻之慾,聖人亦處其豐乎?性有不一,惟聖人全出乎理,豈耳目口鼻之性,獨非天道之流行乎?審若此,既有二性,又有二命矣。惟提起心字,則性命各有條理,令人一一推諉不得,此孟子道性善本旨也。後之言性者,離心而言之,離之弗能離,則曰一而二,二而一,愈玄愈遠。離性言命亦然。

(羲以為性命之辨,莫明於此。耳目口鼻是氣之流行者,離氣無所為理,故曰性也。然即謂是為性,則理氣渾矣。乃就氣中指出其主宰之命,這方是性。



  
故於耳目口鼻之流行者,不竟謂之為性也。綱常倫物之則,世人以此為天地萬物公共之理,用之範圍世教,故曰命也。所以後之儒者,窮理之學,必從公共處窮之,而我之所有者,唯知覺耳。孟子言此理自人所固有,指出性真,不向天地萬物上求,故不謂之命也。

宋儒以上段是氣質之性,下段是義理之性,豈不誤哉?)
勿忘勿助間,適合其宜,即義。非以勿忘勿助去集那義也。如此,正是義襲了。

知言之學,只是從未發之中看得透,故早破了偏見。此處差之毫釐,氣便於此而受過。過則暴也。此孟子得統於子思處。

主一之謂敬,心本有主,主還其主,便是主一。今日乃打破敬字,濂溪以中言性,而本之剛柔善惡。剛柔二字,即喜怒哀樂之別名,剛善則怒中有喜,惡則即是偏於剛,一味肅殺之氣矣。柔善則喜中有怒,惡則即是偏於柔,一味優柔之氣矣。

中便是善,言於剛柔之間認個中,非是於善惡之間認個中。又非是於剛善柔善之外,另認個中也。此中字,分明是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故即承之曰:「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圖說》言仁義中正,仁義即剛柔之別名,中正即中和之別解,皆為《中庸》註疏。

後人不解《中庸》,並不解《圖說》、《通書》矣。

周子思之功,全向幾處用。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知幾故通微,通微故無不通,故可以盡神,可以體誠,故曰思者聖功之本,而吉凶之機也。吉凶之機,言善惡由此而出,非幾中本有善惡也。

幾動誠動,言幾中之善惡,方動於彼,而為善去惡之實功,已先動於思,所以謂之「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所以謂之「知幾其神。」機非幾也,言發動所由也。

善不善之幾,中於感應者,止有過不及之差,而乘於念慮者,則謂之惡。然過而不已,念慮乘之,亦鮮不為大惡矣。君子知幾,端在感應上控持得力,若念慮之惡,君子早已絶之矣。

程子以水喻性,其初皆清也,而其後漸流而至於濁,則受水之地異也。如此分義理與氣質,似甚明。但《易》稱「各正性命,乃利貞。」又稱「成之者性也。」亦以誠復言,則古人言性,皆主後天,而至於人生而靜以上,所謂不容說者也。即繼之者善,已落一班,畢竟離氣質,無所謂性者。生而濁則濁,生而清則清,非水本清,而受制於質,故濁也。如此則水與受水者,終是兩事,性與心可分兩事乎?余謂水心也,而清者其性也,有時而濁,未離乎清也,相近者也。

其終錮於濁,則習之罪也。性本虛位,心有定理。

敬齋云:「敬無間斷,便是誠。」予謂“心有間斷,只為不敬,故若敬,則自無間斷。敬則所以誠之也,此所謂自明而誠也,非敬即是誠。敬齋尚未及和靖,敬齋只持守可觀,而和靖於涵養分上,大是得力。

以上癸未名(《存疑雜着》)

會語

問:「未發之中,難以摸索?」曰:「中體瑩然,何勞摸索?纔摸索,便不是中。」為學莫先於辨誠偽,苟不於誠上立腳,千修、萬修,只做得禽獸路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