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卡內基的經商之道    P 16


作者:卡內基
頁數:16 / 110
類別:企業管理

 

卡內基的經商之道

作者:卡內基
第16,共110。
一個人做事,總會遇到迷惑而不知該怎麼辦;因為人的智慧才能很有限。但在緊要關頭,往往會有一股堅毅不屈的精神,覺得事到如今不進則退,只好向前衝刺。如果還是不成,也只有接受命運的安排了。

所以卡耐基認為,經營事業,一定要有始有終,以剛毅的精神推行既定計劃,不可輕言放棄。結果視為困難的問題,也會雨過天晴,順利解決,達成目的。



  
卡耐基覺得自己走過的大半生,迷惑的事情比較少。原因何在?就在於他擬定計劃之前,總是一再地考慮它是不是適合自己的經營。肯定以後,就馬上執行;如有不明白,就請教別人。被請教的第三者站在沒有損益的公正立場,往往能客觀的替他分析和研製;而他覺得很有道理的,就會馬上採用實施。如果第三者的意見並不貼切的話,就再請教其他人士。如果請教之後,都得到同樣的意見時,那就沒錯了,就決定做下去了。

一個人的才智畢竟是有限的,憑自己一個人,再怎麼苦思煩惱,不明白的地方,還是不明白。不過自己能解決的事,要儘可能自己思索解決;想不通的地方,才去請教別人。由此來看能擁有很多可以依賴、請教的前輩,實在是很幸運的。

但如果自己有私心,對別人的良言相勸就會聽不進去。所謂「忠言逆耳」,就是此意。因此卡耐基勸告青年人,當然要有夢想和希望;但對「慾望」,應該抑制到某一種程度;這樣,前途才會平坦、開朗。

承認錯誤雖然是一件好事,但願意承認錯誤的人究竟很少。因此,心理學家高伯特說,人們只在不關痛癢的舊事情上才「無傷大雅」地認錯。這話雖然說來不勝幽默,但到底是事實。由此,也等於證明,你要別人認錯,是一件蠢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即便是認錯了,但是內心仍舊是不服,對你也不見得有什麼好處。

既然認錯的人如此之少,而爭辯的目的也不外是想顯出別人的錯的,所以爭辯就很不必要。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的手法是「把一種面臨爭辯的事情暫且擱下」,你不要小看這拖延的措施,原來它可以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功效,那是讓別人有機會去反省自己的錯誤。大多數人在感覺事情未能解決時,總要自己花點時間來想一想的,如果錯誤確屬自己,那麼下一次你就要有所糾正,即使你嘴裡沒有承認錯誤。

有一位英國某大公司的經理,這家公司下面有很多代理商,常常寫信向他投訴種種有關代理商與代理商之間的待遇不公平的事,要求公司方面解釋,但是他的應付方法,卻是把信塞進一個寫着「待辦」字樣的檔案櫃去。他說:「應該立刻予以答覆,但我明白,如果答覆就等於和他爭辯,爭辯的結果不外是對人說『你錯了』,這樣不如索性暫時不理。」


  

事情的最後歸結如何?他笑着回答說:「我每隔一段時間把這些『待辦』的信拿出來看看,又放回檔案櫃去,其中大部分的信在我第二次拿來看時,信裡所談的問題都已成為過去或已無須答覆。」

有一位專家說:應酬的最高效果,是你絶對不使用任何強制手段而使對方照着你的意思去做。對於完全出於自願,比你要別人「怎麼怎麼」是好得多了。

自然,那些專門要別人「怎麼怎麼」的人會提出抗議說:

「我不是有意向別人嘮叨,而是對方實在是個蠢材,如我不清楚講明要怎麼怎麼,對方就不能領悟。」

提出這種抗議的人,應該自己有所瞭解,你之所以覺得對方是個蠢材,是由於經常低估對方的理解力,還是由於你的自我觀念太強,一切都喜歡自己拿主意。請注意,這兩項是你做人的弱點,而不是長處,所以必須馬上改正過來。

有四五位朋友組合而成的「小圈子」,一有空暇,他們就在一起玩。不久以後,其中一位很少參加了,原來大家都沒有再約他,究其原因,就是大家都嫌他太喜歡拿主意,太喜歡要別人「怎麼怎麼」。表面看來,在一個遊樂的場合,誰要拿主意都無所謂,但日子久了,彼此內心會產生一種莫名的陰影,覺得和這樣一個人在一起玩,毫無樂趣可談,所以索性不再約他。

世界上很多傑出而又偉大的人物,都不是要人「怎麼怎麼」的。他們的本事,多半出於「使別人自願聽從他」。

人類從個性方面分析,可分為三種類型,即「計算型」、「感情型」、「理智型」,但阿理斯的一本著作則認為,「人全是感情動物」。

照他的見解,人類一般是帶著感情的成分去做事的,問題只在於他的感情成分多少而已。

感情是人類的優點,也是弱點,利用這種優點也是弱點去進行應酬,可以說事半功倍,因為通常一件事情大多數人都用三分理智七分感情去判定的。但有些專家說,當你主動地為了某一件事去進行應酬時,你自己如果充滿感情用事,就會失去應酬的正確性,並且不能控制應酬場面了。

阿里斯德里斯主張,主動地進行應酬時,應該用七分理智,三分感情,這樣多半是屬於成功的。

某銀行的推銷員,成績超過其他老資格的同事,大家都感覺奇怪,後來研究結果,知道他專向原已認識的朋友入手,這樣他可以利用三分朋友的感情去襯托那本來是百分之百的理智性應酬,因為一買一賣本來談不到什麼感情的,好就買,不好就不買,需要就買,不需要就不買。應酬不是討論,所以有些推銷員硬要糾正顧客的見解,那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