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荀子註譯    P 227


作者:荀子
頁數:227 / 254
類別:中國哲學

 

荀子註譯

作者:荀子
第227,共254。
物),也通。(2)塚(zh • %ng • 腫):長(zh • 3ng • 掌)。塚卿:上卿,參見2725注(1)。修幣:經營貨幣,

指放高利貸之類。(3)圃:《集解》作「園」,據《韓詩外傳》卷四第十四章改。場圃(p • (浦):打穀



  
與種菜的地方。古人場、圃同地,春夏種菜即為圃,秋冬則將圃修築成平整的場地,用來打穀與翻曬

糧食,所以連稱「場圃」。(4)窶(j • )據)貧寒。竄:措,安置。有所竄其手:指能夠着手料理自己的

生活。

【譯文】

道義和私利,是人們兼有的東西。即使是堯,舜這樣的賢君也不能除去民眾追求私利的慾望,但是能夠使他們對私利的追求敵不過他們對道義的愛好。即使是夏桀、商紂這樣的暴君也不能去掉民眾對道義的愛好,但是能夠使他們對道義的愛好敵不過他們對私利的追求。所以道義勝過私利的就是治理得好的社會,私利勝過道義的就是混亂的社會。君主看重道義,道義就會勝過私利;君主推崇私利,私利就會勝過道義。所以天子不談論財物多少,諸侯不談論有利還是有害,大夫不談論得到還是失去,士不去販運買賣貨物;擁有國家的君主不養殖牛和羊,獻身于君主的臣子不養殖鷄和小豬,上卿不放高利貸,大夫不築場種菜;從士以上的官吏都以追求私利為羞恥而不和民眾爭搶職業,喜歡施捨而以囤積私藏為恥辱。所以民眾不為錢財所困擾,貧窮的人也不會手足無措了。

514講:

2768文王誅四(1),武王誅二,周公卒業,至成、康則案無誅已(2)。

【註釋】

(1)此下參見74注。(2)康:周康王,西周國王,周成王的兒子,姓姬,名釗。他繼承了成王

的政策,繼續加強統治。《史記·周本紀》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案:

語助詞。

【譯文】

周文王討伐了四個國家,周武王誅殺了兩個人,周公旦完成了稱王天下的大業,到周成王、周康王的時候就沒有殺伐了。

515講:


  

2769多積財而羞無有,重民任而誅不能,此邪行之所以起,刑罰之所以多也。

【譯文】

讚許積聚錢財而把一無所有看作羞恥,加重人民的負擔而懲處不堪負擔的人,這是邪惡行為產生的根源,也是刑罰繁多的原因。

516講:

2770上好羞(1),則民暗飾矣(2);上好富,則民死利矣。二者,亂之衢也(3)。民語曰:「欲富乎?忍恥矣,傾絶矣(4),絶故舊矣,與義分背矣。」上好富,則人民之行如此,安得不亂?

【註釋】

(1)羞:恥辱。一說「羞」為「■」字之誤。(2)飾:同「飭」,整治。(3)「亂」上當有「治」

字。(4)「絶」與上下文不押韻,疑為「德」字之形訛。「富」、「恥」、「德」(今誤為「絶」)、 「舊」、「背」押韻,「恥」、「舊」屬之部,其餘屬職部,之職兩部古代通押。

【譯文】

君主愛好義,那麼民眾就暗自整飭了。君主愛好富,那麼民眾就為利而死了。這兩點,是治和亂的叉道。民間俗語說:「想富嗎?忍着恥辱吧,道德敗壞吧,與故舊一刀兩斷吧,與道義背道而馳吧。」君主愛好富,那麼人民的行為就這樣,怎麼能不亂?

517講:

2771湯旱而禱曰:「政不節與?使民疾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宮室榮與?婦謁盛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苞苴行與(1)?讒夫興與?何以不雨至斯極也?」

【註釋】

(1)苞:通「包」。苞苴:包裹。古人贈送禮物,必加包裹,所以稱餽贈的禮物為苞苴。此指賄

賂。

【譯文】

商湯因為大旱而向神禱告說:「是我的政策不適當嗎?是我役使民眾太苦了嗎?為什麼旱到這種極端的地步?是我的宮殿房舍太華麗了嗎?是妻妾嬪妃說情請託太多了嗎?為什麼旱到這種極端的地步?是賄賂盛行嗎?是譭謗的人發跡了嗎?為什麼旱到這種極端的地步?」

518講:

2772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國,非以貴諸侯而已;列官職,差爵祿(1),非以尊大夫而已。

【註釋】

(1)差(c • 9疵):區別等級。

【譯文】

上天生育民眾,並不是為了君主;上天設立君主,卻是為了民眾。所以在古代,分封土地建立諸侯國,並不只是用來尊重諸侯而已;安排各種官職,區別爵位俸祿的等級,並不只是用來尊重大夫而已。

519講:

2773主道,知人;臣道,知事。故舜之治天下,不以事詔而萬物成(1)。農精於田而不可以為田師,工賈亦然。

【註釋】

(1)不以事詔:指不具體吩咐如何做事,而只是委派人去做。參見2111注(1)。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