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懺悔錄    P 292


作者:盧梭
頁數:292 / 359
類別:自傳

 

懺悔錄

作者:盧梭
第292,共359。
一七六0年年底,久已付印的《朱麗》尚未出版,就已經開始轟傳了。盧森堡夫人在宮廷裡談過它,烏德托夫人在巴黎談過它。後者甚至還得到我的允許,讓聖朗拜爾把手抄本給波蘭國王讀了,國王欣賞之至。我也叫杜克洛讀過,他在法蘭西學士院裡談起它。全巴黎都急於要看這部小說:聖雅克路各書商和王宮廣場的書商都被打聽消息的人包圍起來了。最後,它終於出版了。而它取得的成功,與常例相反,沒有辜負人們期待它的那種急切心情。太子妃是最早讀到的人之一,她對盧森堡先生談起它,說是一部絶妙的作品。在文學界,觀感頗不一致。但在社會上卻只有一個意見;特別是婦女界,她們對作品也好,對作者也好,都醉心到這樣的程度,如果我真下手的話,即使在最上層的婦女當中,也很少是我所不能征服的。關於這一點,我有許多證據,不過我不願意寫出來,而這些證據,不必經過實驗,就能證實我的這個論斷。說也奇怪,這部書在法國比在歐洲其他國家都更成功,雖然法國人不論男女,在這部書裡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對待。和我的預料完全相反,它在瑞士取得的成功最小,而在巴黎取得的成功最大。是不是友誼、愛情、道德在巴黎就比在別的地方地位更高呢?毫無疑問,不是;但是在巴黎還有那種精細的感覺,它使人的心神往友誼、愛情、道德的形象,使我們珍惜我們自己已經沒有、卻在別人身上發現的那種純潔、纏綿、惇厚的感情。今天,到處一片腐化,風化和道德在歐洲都已蕩然無存了。但是,如果說對風化和道德還有若干愛慕之情存在的話,那就必須到巴黎才能找到。  要想透過那麼多的成見和假裝出來的激情,在人心中辨別出真正的自然情感,就必須善於分析人心。要想,如果我敢這樣說,要想感覺到這部作品裡充滿着的那種種細膩的感情,就必須有精審入微的分寸感,而這種分寸感只能從高級社會的教養中得來。我不怕拿這部書的第四部分跟《克萊芙公主》相比,並且我肯定,如果這兩部作品的讀者都是外省人的話,他們永遠不會感覺到它們的全部價值。因此,如果我這部書是在宮廷裡獲得了最大的成功,那也是不足為奇的。書中滿是生動而含蓄的傳神之筆,只有在宮廷裡才能得到欣賞,因為宮廷裡的人較有訓練,易於體會弦外之音。不過這裡還要區別一下,有一種機靈人的精細只表現在體察惡事上面,到只有善事可看的地方便什麼也體察不到了,對於這種人,讀這部書肯定是不相宜的。比方吧,如果《朱麗》是在我心中的某個國家發表的話,我斷定沒有一個人能把它讀完,它一出世就會夭折的。

人們關於這部作品給我寫的許多信,大部分我都收集起來了,輯成一札,現存那達雅剋夫人手中。萬一這個函件集發表出來的話,人們會看到裏邊有好些希奇古怪的言論,可以看到意見是如何分歧,說明跟社會大眾打交道究竟是怎樣一回事。有一點是人們在這部書裡所最忽視、而同時又將永遠使這部書成為獨一無二的作品的,就是題材的單純和趣味的連貫。整個趣味集中在三個人物身上,貫穿了六卷,沒有穿插,沒有傳奇式的遭遇,而無論在人物方面還是情節方面,沒有任何邪惡之處。狄德羅曾大棒理查生,說他的場面千變萬化,人物層出不窮。誠然,理查生有他的長處,他把所有的場面和人物的特點都很好地描繪出來了,但是,在場面和人物的數量方面,他與最乏味的小說家同出一轍,他們總是拿大量的人物和奇遇來彌補他們思想的枯窘。不斷地表現聞所未聞的事件和走馬燈似的一掠而過的新面孔,用這種辦法來刺激讀者的注意是容易的,但是要把這個注意力經常維持在同一個對象上,又不借助神奇的遭遇,那就顯然比較困難了;如果在其他一切都相等的條件下,題材的單純更能增加作品的美的話,那麼理查生的小說雖然在許多方面都高人一等。在這一方面卻不能和我這部小說並駕齊驅。然而我知道我這部小說現在死寂了,我也知道它死寂的原因何在,但是它將來是一定要復活的。


  



  
我的全部顧慮就是由於追求單純而使故事的發展變得沉悶,我怕自己沒有能力把趣味一直維持到底。有一個事實把我這種顧慮打消了,而單是這一事實,就比這部作品所給我招來的一切誇獎都更使我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