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論語    P 93


作者:孔子門生
頁數:93 / 100
類別:國學

 

論語

作者:孔子門生
第93,共100。
學習的關鍵在於自身的體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一 定要從自屯切身處去問,接近處去思。
其實,也就是我們今天理論聯繫實際的要求,只不過說法有 所不同罷了。
百工居肆,君子求學
【原文】


  
子夏曰:「百工居肆①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註釋】
①肆:店舖、作坊。
【譯文】
子夏說:「各行各業的工匠在作坊裡完成他們的工作,君子通 過學習來達到道。」
【讀解】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行行出狀元也罷,非 狀元也罷,總有他從事這種行業的手段和工作方法。所以子夏說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你要做一個工匠,總得進入一個店舖或作 坊,在那裡鍛鍊你的手藝,做成你的產品。同樣的道理,你要做 一個君子,要實現你的理想,達到你心目中的「道」,那也得有一 定的修煉手段和方式,這就是學習。所以子夏說:「君子學以致其 道。」不學則一事無成。
說到底,還是勸大家學習。
我們補充一句,就叫做:
“學習,學習,再學習。 
小人文過飾非
【原文】
子夏日:「小人之過也必文①。」


  
【註釋】
①文:文飾,掩蓋。
【譯文】
子夏說:「小人犯了錯誤一定會加以掩飾。」
【讀解】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實就是聖賢也仍然要犯錯誤。 關鍵是看你對待犯錯誤的態度,就從這態度上又可以看出你的品 德修養。孔子已經反覆說過:「過則匆憚改。」(《學而》)、《子 罕》又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衛靈公》都是要求我們 犯了錯誤要勇于改正。這裏子夏又從反面告訴我們:「小人之過也 必丸」小人犯了錯誤是一定會文過飾非,不願意承認的。這種不 願意承認的心理,我們在《衛靈公》篇的讀解裡已經分析過,一 方面是面子問題,由於不好意思而加以俺飾,另一方面是心存僥 幸,以為人家發現不了而加以掩飾。結果往往是欲蓋彌彰,自欺 欺人,在錯誤的泥坑裡越陷越深,以至達到不能自拔的程度。
所以,當你由於種種主客觀原因而犯了什麼錯誤時,一定要 想想自己是要做君子還是做小人。如果不做小人,那就不要文過 飾非,而要勇于承認並加以改正。
君子有三變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①,即②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註釋】
①儼然:莊重。②即:接近。
【譯文】
子夏說:「君子給人的印象有三種變化:遠遠望去非常莊重, 接近後卻感到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又覺得很嚴厲。」
【讀解】   
這是說到一個人的形象問題,尤其是做領導人的形象。
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往往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謂「第 一印象」更是異常重要。根據子夏的看法,君子的「第一印象」最 好給人以莊重的感覺。不過,「第一印象」後,當他與你深入接觸 時,「第二印象」應該是和藹可親,而不是老闆着面孔的。至于 「第三印象」,即談起話來,語言應該是嚴厲而有威信,這樣才能 夠使人畏服。
就我們的理解來看,子夏的確是在教我們如何去做一個領導 人,尤其是到一個新單位去工作的領導人。作為一個普通人,倒 沒有必要如此處心積慮地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過也有一點值得 我們吸取、就是一個人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變化,不要時時處處都 給人一個老面孔,尤其是板著臉的老面孔,讓人一看到你就想起 陰天,沉悶壓抑,連笑都笑不出來。如果真是這樣,那你的群眾 關係,你的人際交往就要出問題了。因為我們看到,就是一個堂 堂的正人君子,不也只是「望之伊然」,真正與他接觸,也應該是 「即之也溫」嗎?
當然,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整天嘻嘻哈哈,處處弔兒郎當, 從來沒有一個「儼然」的時候,那也是很成問題的了。
歸結起來說,形象要有所變化,精神也要有所調節。這倒恰 好使我們想起了毛澤東的教導:「團結,緊張,嚴肅,活眾。」
難道不是這樣的道理嗎?
信任是前提
【原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 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譯文】
子夏說:「君于受到信任後才去使喚百姓,沒有受到信任就去 使喚,百姓就會認為是虐待他們。君子受到信任後才去勸諫君主, 沒有受到信任就去勸諫,君主就會認為是譭謗他。」
【讀解】   
對於很多事情來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都是前提。不僅當高 級領導人,上對君王下對百姓如此,就是做一個單位的幹部,一 家公司的老闆,也同樣是如此。當你的部下對你缺乏信任時,你 隨便分配他幹什麼,他都有可能認為你對他,心存偏見,有意整他。 相兄只要他信任你,認為你對他好,則你隨便分配他做什麼,他 都不知心存芥蒂,而會主動積極地去完成它。你對上級也是同樣 的道理。所謂「交淺不言深」,如果上司不信任你,你最好還是少 提意見少提建議,不然的話,你的一片好心很可能被當作了驢 肝肺,忠言也會被認為是在反對他,譭謗他。當然,如果上司信 任你,對你言聽計從,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總而言之,信任的確是前提。一個人對上對下都能取得信任, 那他多半會比較順當,相反,則可能做得很累很苦,仕途也長不
是不是正因為不少人都搞懂了這一點,才學會了上下。「勾 兌」,八面玲隴,做得滴溜溜轉而一帆風順呢?
大德不逾,小節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