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醒夢駢言    P 33


作者:守朴翁
頁數:33 / 69
類別:古典小說

 

醒夢駢言

作者:守朴翁
第33,共69。
  張維城踱到學堂中,見了董先生,問那新來的學生子,可會讀書?董先生道:「我教了一世書,從未看見這般好學生,在這裡讀得幾日,早抵得別人幾個月哩。」
張維城聽了大喜,便對董先生道:「小弟有個女兒,名喚月英,也是十歲。煩先生作伐,對這學生。」
董先生應允了,張維城又說些好話,即便回家。那董先生等到傍晚,放了眾學生,便同興兒到他家裡。見了山氏,就致了張維城的意思,山氏聽說,倒吃一驚,開口對董先生道:「我家寸草無生,一切用度都是他那裡送來,已感激他不盡了。卻如何又要把女兒來許我孩兒?」
董先生道:「是他今日在學堂里,看見令郎聰明異常,起這念頭,這是難得的,不可錯過了。」


  
山氏道:「我這裡怕不情願。但他女兒是在錦繡堆中生長的,如何到我家過得日子。恐怕他也只一時高興的話,不見得不懊悔。先生還是替我去辭他的是。」董先生道:「也說得不錯。」便別了山氏,回到館中。那日天晚了,候至次日,董先生走到張家,見了張維城,便述王家辭婚的話。
原來張維城回家,把見興兒聰明,托董先生做媒的話,對方氏說。方氏也一心要聯這姻。當下見董先生來這般回覆,張維城道:「煩先生再到他家去說,小弟和賤內意思都合的,斷然沒有後悔。竟請他家擇日行聘,應用銀兩,都是我送去就是了。」
董先生又到王家,備述張維城的言語。山氏也便依了,纏紅之費,果然都是張家送去,不曾破費王家半點。從此,張維城越發照雇他家,日逐送錢送米,又把銀子與興兒買書,把綢絹與他母子做衣服。
光陰如箭,興兒早已十六歲了,做的文章真乃:
言言皆錦繡,字字盡珠璣。
張維城這個里頭是外行,聽見那內行的,人人稱讚,便十分快意。那年正要縣考,指望他入泮,不道山氏生起病來,醫不好死了。張維城替興兒料理殯殮了,就與他落了葬。
興兒丁了內艱,不能赴試。張維城憂他一個在家,無人照看;要與他完姻,卻又礙著眼中,只得住了。
且說那月英已長大,聽得人說,興兒的父親,是縣中衙役,又一貧如洗,靠著他家賙濟,心中抱怨父母,把他錯對了。但見有人說起王家,他就掩了耳朵不要聽。


  
有人對他說:「你父母既把你來許了他家,你就怨來也不中用。」月英恨恨之聲道:「我是死也不跟這衙役兒子去的。」
又每日在他爹孃面前使性鬥氣,張維城和方氏也曉得他心中不願,卻只不作準。
看看又是三年,興兒服滿了,張維城去尋見了董先生,便說要與女兒畢姻。董先生便對興兒說了,揀個吉日成親。
張維城夫妻意思,原要興兒到家,卻怕女兒越發看他不起。便多把些銀子與興兒,叫他娶去。
到了臨期,興兒打扮得齊齊整整,來張家親迎。奠雁已畢,一面延新郎去待茶,一面打進彩輿來,請新人上轎。
那曉這月英在里頭,只是對著墻兒,一把淚一把鼻涕的哭,勸他梳頭也不應,催他更衣也不理。停了一回,新郎要起身了,裡面還蓬著頭未曾梳妝。
張維城叫再請新郎少坐,自己走到裡面,去勸女兒。千言萬語,月英只當不聽見,對著壁兒的哭。張維城不耐煩了,發起怒來嚇他,他倒越發高聲哭起來。
張維城正沒奈何,卻又見家人進來傳話道:「新郎要起身了。」張維城連忙走出廳去,說梳妝未完,請新郎再等片刻。隨即走到裡面來,看女兒時,仍舊對著壁,在那裡哭。只得又去勸他,卻終不睬。
少停,外邊又來催,張維城只得再走出來,叫他們緩住新郎。延挨了一回,外邊越催得緊,看月英時,全沒有一些回心轉意。弄得張維城沒法了,自己怨起命來。
那月華在旁邊,見父親這般光景,心中十分不忍,走去勸他道:「姊你看父親何等著急,你還不肯回心,虧你過意得去。」
月英聽了,發惱道:「你這丫頭,也來絮聒!你何不跟了那衙役兒子去!」
月華道:「父親不曾把妹子許了王家郎君。倘然把妹子許了他,何必姊來勸。」
張維城聽了月華的話,便扯方氏過去,悄悄商議道:「不如把月華代了月英去罷。」
方氏便走來對月華道:「忤逆胚,不聽爹孃說話,如今思量要把你替代,不知你肯么?」
月華道:「爹孃要孩兒去,就是乞丐,也沒得推託。況且也怎見得王家郎君,就再沒富貴日子,要餓死的。」
方氏大喜,把這話告知張維城,就與月華妝扮起來,出廳升轎而去。
原來他姊妹兩個,大小得一歲,月英頗有些姿色,那月華卻是個紅眼有瘌瘌,結親后,夫妻進房,伴送的揭去了那兜頭紅絹,興兒見新人這般模樣,心中有些不快。卻因受得他家恩惠深重,又兼月華性極和順,也便十分親愛。後來曉得原聘的是他姊姊,嫌王家貧賤,不肯嫁來,是他替代的,便愈加愛敬。
過不多時,興兒應試,入了學,轉眼就是科場。興兒收拾行李,取路投杭州來。
行了好些日子,來到錢塘江頭。上得岸,天色已晚,不及入城,暫投江邊一家飯店歇宿,那店主人問了姓名籍貫,便十分的款待。興兒心中疑惑。
到了明日,興兒要進城去,店主人道:「考期尚遠,秀才入城也是下飯店,這裡也是下飯店,何不在小店多住幾時,直到臨考入城。這裡江邊的景緻又好,可不勝似在城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