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大陸散文    P 69


作者:作者群
頁數:69 / 165
類別:白話散文

 

中國大陸散文

作者:作者群
第69,共165。
我在陰山之麓黃河之濱,遙拜年輕的詞神,一往情深的奠唱:「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雖說借用前人句而發揮,那四個「深」字,覺氣象更加開闊,正和我開窗遠望陰山于深秋時的感受相合。我要說,這裡才是你真正的故鄉。你的祖先是蒙古人,姓土默特,是土默特蒙古吧?始祖名星懇達爾漢,和漠北達爾罕草原有關吧?滅了女真吶喇部以後,移居東北葉赫河岸,改姓吶喇,稱為葉赫納喇部;按吶喇即那拉亦即納蘭是也。
嗚呼!魂兮歸來乎!雄駿艷發之青春,俠腸熱血之青春,故園當聞納蘭聲。
魂兮歸來乎!我一拜,再拜!
一曲虞歌唱到今


  
王本道
京劇《霸王別姬》我自童年起,就隨父親看過多次,不知為什麼,就喜歡上了。後來又反覆看,有時看不到現場演出就守在收音機旁靜聽播放的錄音。如今,那劇情及主要唱段、念白早已耳熟能詳,但依舊屢看、屢聽不厭。我個人的感覺是,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於劇情及劇中人物的理解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才歷久而彌新。
今年春節過後的一天,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播放京劇經典唱段演唱會,其中有梅葆玖先生演唱的一段《霸王別姬》摺子戲。雖並未着戲裝,且舞美動作也不到位,但當唱至「勸君王飲酒聽虞歌」時,我的眼前遂幻景似的出現了楚漢相爭時的垓下戰場:營帳林立,鼓角相聞,楚歌四起,人呼馬嘶……而項羽的營帳之中,妙曼英武的虞姬卻在且歌且舞,閃亮冷靜的眸子清澈秀麗,淒涼中又顯得有些無奈。這樣浮想聯翩,竟至潸然淚下了……


  
虞姬是我從童年開始就十分敬仰的女性,當時在我的眼裡,偉大的女性除了媽媽就只有虞姬了。隨着年事漸長、漸高,對虞姬的美艷絶倫且深明大義,高風亮節以及她對項羽的至情至愛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她更是仰慕有加。我深知自己並非憐香惜玉那類男人,但是可以坦言,我對虞姬的喜愛,從童年至今一直沒有間斷,所謂的「暗戀」,或許就是這樣的感覺吧。南宋絶代詞人李清照在國破家亡之際,曾吟出一首《烏江》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詩中寄寓了她期盼有項羽這樣寧死不逃避責任的英雄重振大宋王朝雄風的願望。但是多年來,我卻一直固執地認為,易安女士在詩中,更深深地隱含着明思項羽而竊慕虞姬的情愫。在金兵入據中原,大宋流寓南方,生民塗炭的景況之下,李清照身家備受離亂之苦。
作為一個才色卓異的女性,她自然會想起一千三百年前的虞姬,在危機四伏,與親人生離死別之際,所表現出決死不當奴隷的壯舉。雖身為裙衩,但是在江山社稷面前,一個纖弱美麗的女子所具有的既剛烈又貞柔那種真美與大美,足以讓眾多男性汗顏!
細想起來,像項羽這樣勇猛超人,身懷絶技,力能扛鼎的英雄,自古以來並不少見,但由於他們頭腦簡單,剛愎自用且性情暴躁,往往被當代或後人視為一介草莽而不易接受。而項羽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卻一直具有口碑藝術的魅力,被認作是一位失敗了但卻很可愛的英雄。司馬遷筆下的鴻門宴、別姬和烏江自刎諸多場景都寫得情真意切,動人心旌;早在唐代就有了表現項羽英雄業績的樂舞。進入現代,由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楊小樓、梅蘭芳編演的京劇《霸王別姬》自一九二二年首場在北京演出後,常演不衰,其藝術生命力已經輝煌了八十餘年,成為梅派的保留劇目。
上述種種現象,究其原因,我以為是虞姬成就了項羽。垓下一戰,是虞姬勇敢決絶的表現,才使得項羽成為一名流傳千古的「失敗英雄」。
有關虞姬的可考資料實在甚為寥寥,但時值今日,在安徽靈壁,即當年垓下古戰場,確存有虞姬的墓地,墓地兩旁有這樣的聯語:「今尚祀虞,東漢已無高後廟;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據有限的資料考證,虞姬生於江蘇虞山腳下的一個村舍,屬今沐陽縣顏集鄉,該鄉至今仍存有因人得名的虞姬溝蜿蜒半境。明崇禎年間,曾建虞姬廟,清乾隆年間,又建廟的中殿、後殿,正殿供奉虞姬的戎裝塑像。民國期間,曾對廟重新修建,抗戰期間,毀于兵燹。
清代詩人何溥曾有《虞美人》詩云:「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瘦腰。」此外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袁枚也曾寫詩,對虞姬稱讚有加。世事如雲,美人似水。
自古美女愛英雄也似乎是條規律。在秦末的多年戰亂之中,虞姬自願作為項羽的愛妾,隨侍在側也是理固亦然。戎馬倥傯之中帶著一個女人,這本是軍中的大忌,而項羽卻做得出來,這既可以看出虞姬天生麗質的絶美讓項羽須臾捨不得離開,又是他的本性使然。歷史作出這樣的安排,不啻是為項羽這條莽漢身上增添了幾許柔情。
而正是這柔情,為項羽日後成為被人仰慕的「失敗英雄」做出了實在的鋪墊。
京劇《霸王別姬》的感人之處正是充分展示了項羽和虞姬的人性之美。劇情發展到項羽被困垓下,預感大勢已去,慷慨吟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作為一個四面楚歌的末路英雄,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安排眼前隨自己征戰多年的愛妾,其眷眷之情,溢於言表。難怪兩千多年來,《垓下歌》一直被譽為千古絶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