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全球通史    P 26


作者:阿諾斯
頁數:26 / 430
類別:西洋古代史

 

全球通史

作者:阿諾斯
第26,共430。
如此一貫、連續的傳統世上從來沒有過,即使在埃及也沒有,因而,產生這樣一種假說:控制這一紀律嚴明的社會的也許是一種精神上的力量。沒有軍事裝備,沒有城防工事,也為這一假說提供了證據。但是,這一切畢竟只是推測,而且,在發掘更多的古城遺址,並能釋讀印度河流域的文字之前,始終只能是推測。印度河流域的文字為象形文字,上一行由左往右讀,下一行由右往左讀。

這種寫法也為早期希臘人所倣傚,被稱為「由左而右,復由右而左交互成行之書法」——「就象牛犁地一樣」。



  
印度河文明衰落的起因和詳情尚不清楚。迄今為止,普遍認為主要由於雅利安人入侵才衰落;不過,最近有人提出,這一文明也許實際上是為泥漿所淹沒的。按照這種說法,地下的火山活動使大量的泥漿、淤泥和沙子湧出地面,堵塞河道,形成一個很大的湖泊,把摩亨約·達羅全給淹了。幾十年後,堵塞河道的堤壩漸漸磨損,河水流過堤壩,大河又恢復原來的水道,不過,摩亨約·達羅的城市已遭毀滅。

從摩享約·達羅一層又一層的淤泥判斷,這一災難至少發生過五次以上。最後,給印度河文明的中心帶來了無可輓救的損害,使北部的邊沿地區十分虛弱,不能抵抗雅利安人的侵略,使南部的邊沿地區過于衰弱,不能抵擋本土文化的同化。

五、商朝

黃河流域的文明是在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繁盛約20O0年之後才出現的。養育黃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細土,這種泥土被稱為黃土,它覆蓋了從華北高原向東到大海的整個地面。一般認為,黃土是更新世時期的北風送來的,有些地方的黃土堆積得很厚,厚達二、三百英呎。由於其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黃土不遜于世界上任何種植農作物的土壤。



  
而且,由於華北的降雨量不足,黃河流域同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樣,沒有茂密的森林來阻礙只有原始的石頭工具的早期農人。

黃河流域之所以成為最初的中國文明的中心,其原因還在於那裡是西方最易進入的地區。一道道山脈擋住了橫越歐亞大陸中部大草原的遊牧部落南下的去路,使他們折向華北。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這些遊牧部落不僅大肆侵擾劫掠各文明區,而且還起了傳播、交流各種文化的作用(見第一章
2節)。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商朝文明在多大程度上是土生土長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受中東的間接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一般人公認的看法。

商人是一小群蒙古種人,興起於西北大草原,他們通過間接的途徑掌握了中東人冶鑄青銅和製造戰車的技能,然後利用這些技術帶來的軍事優勢,侵入華北,征服了當地尚處于新石器時代的農業村社。

結果。中國獲得了一種新的發展形式:商人採用的新技術豐富了當地的文化,而商人最終又為當地文化所同化,使中國人的傳統毫不間斷地流傳下去。這種發展形式在中國每遭到侵略之後便重演,在以後數千年中曾重演過多次。商朝文明由諸多成分組成,如大麥、小麥、羊、牛、馬、青銅和輪子等若追溯到其新石器時代的起源,無疑將發現,它們最早發源於中東。

但是,有一點不容置疑,東亞的本土文化有它自己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與外來文化相結合,構成了偉大、獨特的中國文明,這一文明以舉世無雙的連續性從商朝一直持續到現代。

獨特的中國文化有不少特點,一個特點是養蠶和將纖細的蠶絲織成精美的絲織品;另一特點是避免將牲畜乳汁供人消費之用——這一點特別引人注目,因為乳汁和乳製品是歐亞大陸各遊牧部落的主食品。祖先崇拜從最古代起就一直是中國宗教的一個主要特徵,對一個人的姓十分重視與這一點有密切的聯繫。中國人的姓總是位於個人的名字之前,而不象西方那樣,位於個人的名字之後;這反映了中國社會歷來起主要作用的是家庭,而不是個人、國家或教堂。常見的中國建築物屋頂華麗,由一排排木柱支承,這種式樣也是從遠古時代起就有了。

商朝的青銅冶鑄技術尤其值得注意,它在世界上居遙遙領先的地位。商朝崇拜祖先、祭把祖先時用來存放和奉獻肉類、穀物和酒等祭品的禮器都是青銅製的。禮器的體積大小不等,形狀各式各樣,有四足大方鼎、各種酒罈、精緻的酒杯、奇特的船形調味汁壺,還有動物頭像和紀念用的假面。這些青銅製品的表麵價有豐富多彩的幾何形花紋和許多真實或想象的動物圖案。

雖然這些花紋圖案與西方各地的截然不同,但與南太平洋和太平洋西北部印第安人的圖案極相類似,因而被公認為是一種太平洋區域的圖案。

在商朝廢墟中發現的複雜的表意文字,對中國和整個東亞後來的歷史極為重要。它是現代漢字的直系祖先;這一點也可用來說明中國文明的連續性。幾千年來,中東人一直不能釋讀他們祖先的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而現代中國人卻能讀通商朝文字。倖存到今天的商朝文字大多發現于龜甲獸骨上,過些龜甲獸骨是當時占卜吉凶禍福用的——這也是中國人的一個獨特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