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亞里斯多德傳    P 79


作者:亞里斯多德
頁數:79 / 164
類別:傳記

 

亞里斯多德傳

作者:亞里斯多德
第79,共164。
第三,體現了聯繫和相對性思想。亞里士多德嚴格區分了範疇之間的界限,同時也強調了各種範疇之間的聯繫。他在《關係》這一範疇中,十分明確地表達了關於範疇聯繫和相對性的思想。認為有些範疇只有從相互聯繫中才能理解和把握,只有從與其他方面相比較才有意義。例如大與小、多與少,只有相比較,才有所謂大小多少之別,它們只有相對的意義,只就一方面來說,不存在大還是小、多還是少。與比它小的東西相比、相聯繫,它是大;如與比它大的東西相比、相聯繫,它就是小。他常運用的質料和形式也是如此。兩者既對立又相互依存。質料不能離開形式而存在,正如形式不能離開質料一樣,因為質料是形式的基礎,形式不只是指事物的形狀、長短、寬窄、高低等,而是指一切事物的「性質」。兩者的區別是相對的。任何絶對化的看法都是不對的,一切要以具體情況而定,一個人在坐著的時候,說「他坐著」就對了,當他站起來後,你還說「他坐著」就錯了。這說明,亞里士多德的範疇學說,不僅看到了事物的相對性,而且包含了真理是具體的思想。對二千多年前的思想家來說,獨創出這樣充滿辯證法的思想,確實難能可貴。
第四,體現了相反者可以轉化的思想。亞里士多德認為,實體的突出標誌就是存在相反者(即對立),而相反者的雙方能夠互相轉化,大變小,小變大,好壞互變,善惡互移,他反覆講的質料形式亦然。質料是潛在的東西,由於形式的推動和吸引,這種潛在的東西可以轉變為現實的東西。世界上的一切現實的事物都是從質料向形式轉化而形成的。當然,亞里士多德在範疇學說中表現出來的辯證法思想,有的較為明顯,有的還只是萌芽,有的處於動搖之中,而最後,辯證法越來越少,在主要問題上,又離開了辯證法。
3. 範疇學說的不足


  
亞里士多德的範疇學說具有重大價值,但也存在著混亂和矛盾,使他「陷入毫無辦法的困窘的混亂狀態」。仔細分析一下,出現這種狀況並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