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亞里斯多德傳    P 99


作者:亞里斯多德
頁數:99 / 164
類別:傳記

 

亞里斯多德傳

作者:亞里斯多德
第99,共164。
亞里士多德說:「既然自然是運動和變化的根源,而我們這門學科所研究的又正是關於自然的問題,因此必須瞭解什麼是運動。」(《物理學》)自然科學的對象是由運動和變化著的事物所構成的。亞里士多德的前輩們對變化現象的解釋都不太清楚,如赫拉克利特認為變化是真實世界永恆的本質的屬性;巴門尼德認為存在不能從非存在中產生,否定各種變化的可能性;柏拉圖提出日常變化著的世界不可能成為科學知識的對象,理念這種不動的永恆物體是具體事物的動因。亞里士多德在前人認識的基礎上,根據觀察與研究,從事物的組合上來解釋運動問題。亞里士多德認為,運動變化有三個基本的組成部分。一是基質,「在各種情況的變化裡都必定有一個東西在作變化的基礎,即變化者」。(《物理學》)它貫穿整個變化過程。二是缺失,即在變化之前與基質相結合,而變化後則不再存在的東西。三是形式,它與缺失相對立,即變化前不存在而變化後與基質相結合的東西。所謂變化,即是基質失去原來的形式而獲得一個新的形式。例如,沒有教養的人變成了有教養的人,人是貫穿始終的。但它卻失去了「沒有教養」的形式,而獲得了「有教養」的形式。再如,一根鐵棍被加溫變熱,鐵棍是貫穿始終的,由冷變熱,失「冷」獲「熱」,原來與鐵棍(基質)結合著的冷,變化後不存在了,變化前不存在的熱在變化後與鐵棍(基質)結合了。這裡,「缺失」相對於形式來說就相當於非存在,所以說存在來源於非存在①。
①參見易傑雄主編:《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1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