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續資治通鑑 上    P 273


作者:畢沅
頁數:273 / 489
類別:中國古代史

 

續資治通鑑 上

作者:畢沅
第273,共489。
冬,十月,己卯朔,詔三司:“解鹽聽通商,候二年較其增損以聞。初,包拯自陝西還,力主范祥所建通商法,朝廷既從之。已而判磨勘司李徽之又言不便,乃下其事三司,驛召祥,令與徽之及兩制共議。而議者皆以祥為是,故有是詔。

遼括諸道軍籍。



  
甲申,大理寺言信州民有劫米而傷主者,法當死。帝謂輔臣曰:「饑而劫米則可哀,盜而傷主則難恕;然細民無知,終緣于饑耳。」遂貸之。又曰:「刑寬則民慢,猛則民殘,為政常得寬猛之中,使上下無怨,則水旱不作。卿等宜戒之!」

乙酉,新作隆儒殿,在邇英閣後。

乙未,翰林學士兼禮部侍郎、知制誥李淑,落翰林學士。淑初以端明、侍讀二學士奉朝請,尋復入翰林。諫官包拯、吳奎言:「淑性奸邪,嘗乞侍養其父而不及其母;既得侍養,又復出仕,有謀身之端,無事親之實。作《周三陵》詩,語涉怨憤,非所宜言。宜奪禁職,以戒懷奸隱慝之臣。」故有是命。

丁酉,殿中侍御史裡行唐介,責授春州別駕。初,張堯佐除宣徽、節度、景靈、群牧四使,介與包拯力爭,又請王舉正留百官班廷論,卒奪堯佐宣徽、景靈二使。頃之,復除宣徽使、知河陽。或謂補外不足爭,介以為宣徽次二府,不計內外,獨爭之。帝諭介,除擬初出中書,介言當責執政。退,請全台上殿,不許;自請貶,亦不報。於是劾宰相文彥博「知益州日,作間金奇錦,因中人入獻宮掖,緣此擢執政。及恩州平賊,幸會明鎬成功,遂叨宰相。昨除張堯佐宣微、節度使,臣累論奏,面奉德音,謂是中書進擬,以此知非陛下本意。蓋彥博奸謀迎合,顯用堯佐,陰結貴妃,外陷陛下有私後宮之名,內實自為謀身之計。」又言:「彥博向求外任,諫官吳奎與彥博相為表裡,言彥博有才,國家倚賴,未可罷去。臣見彥博自獨專大政,凡所除授,多非公議,恩賞之出,皆有夤緣。三司、開封、諫官、法寺、兩制、三館、諸司要職,皆出其門,更相援引,借助聲勢,欲威福出於己,使人不敢議其惡。乞斥罷彥博,以富弼代之。臣與弼亦昧平生,非敢私也。」帝怒,卻其奏不視,且言將加貶竄。介徐讀畢,曰:「臣忠義憤激,雖鼎鑊不避,敢辭貶竄!」帝于座急召二府,示以奏曰:「介言它事乃可,至謂彥博因貴妃得執政,此何言也!進用塚司,豈應得預,而乃薦弼!」時彥博在帝前,介面質之,曰;「彥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隱!」彥博拜謝不已。帝怒益甚。樞密副使梁適叱介下殿,帝令送御史台劾介。彥博再拜言:「台官,言事職也,願不加罪。」不許;乃召當制舍人即殿廬草制而責之。

時帝怒不測,群臣莫敢諫,右正言蔡襄獨進言:「介誠狂直,然容受盡言,帝王盛德也。」己亥,中丞王舉正覆上疏言責介太重。赤亦中悔,敕朝堂告諭百官,改介英州別駕,復取其奏以入,遣中使護送介至英州,且戒無令道死。知制誥胡宿言:「唐介改貶英州,聞專差中使押之貶所。竊尋曰前台諫官貶黜,無此體制。一旦介若因霜露之病,死於道路,四海廣遠,不可家至戶曉,將使朝廷負謗于天下,其傷不小。就使介安全至于貶所,亦不可着為後法。伏望追還使人,以全朝體。」殿中侍御史梁蒨亦言:「陛下愛介,故遣中使護送;即不幸介以疾死,天下後世能無以殺疑乎?」帝曰:「誠不思此。」亟追還中使。介直聲聞天下。



  
庚子,禮部尚書、平章事文彥博,罷為吏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許州。

以樞密使龐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高若訥,以本官充樞密使。

辛丑,以樞密副使、給事中梁適參知政事,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王堯臣為樞密副使。起居舍人、知諫院吳奎,出知密州。包拯奏乞留奎,且言:「唐介因彈大臣,並以中奎,誣惑天聽。」帝曰:「介昨言奎、拯皆陰結文彥博,今觀此奏,則非誣也。」

乙巳,帝謂龐籍曰:「諫官、御史,必用忠直淳厚、通世務、明治體者,以革浮薄之弊。」籍既承聖諭,自是中書奏詔舉台官,必以帝語載敕中。

十一月,辛亥,詔以「漳、泉州、興化軍,自五代以來,計丁出米甚重,或貧不能輸。自今泉州、興化軍舊納七斗五升者,主戶與減二斗五升,客戶減四斗五升;漳州納八斗八升八合者,主戶減三斗八升八合,客戶減五斗八升八合,為定製。」初,龐籍為福建轉運使,請罷漳、泉、興化軍丁米,有司持不可;及籍為宰相,遂行之。

甲子,遼命東京留守司總領戶部內省事。

丁卯,遼罷中丞記錄職官過犯,令承旨總之。

乙亥,帝謂輔臣曰:「江、淮連年荒歉,如聞發運司惟務誅剝,以敷額為能,雖名和糴,實抑配耳。其減今年上供米百萬石。」因詔免災傷人戶所輸鹽米。先是河北饑,三司益增江、淮米以餉河北,及江、淮饑,有司責米數如常歲,度支副使梅摯奏減之。

十二月,庚辱,翰林天文院新作渾儀成,禦撰《渾儀總要》十卷,論前代得失,已而留中不出。

乙酉,遼以太后行再生禮,肆赦。

戊子,中書言:「諸房人吏稽違案牒者,自來量行罰典,終未革心。欲籍其名目,以輕重為差,其罰數多及情重者,取旨黜逐。」從之。

戊戌,以資政殿學士吳育知陝州。始,命育兼翰林侍讀學士,育辭以疾,固請便郡。帝謂近臣曰:「育剛正可用,但嫉惡太過耳,宜聽其便。」因遣中使賜以禁中良藥。不半歲,又徙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