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續資治通鑑 上    P 274


作者:畢沅
頁數:274 / 489
類別:中國古代史

 

續資治通鑑 上

作者:畢沅
第274,共489。
先是包拯請除范祥權本路轉運副使,令擘畫鹽法利害,計置沿邊觔斗,事歸一局,易為辦集。而三司使田況亦請久任祥,使專其事。己亥,以祥為陝西轉運副使,仍賜金紫服以寵之。

庚子,詔:「文武官年七十以上未致仕者,更不考課遷官;其有功于國,有惠於民,當加賞者,勿拘。」



  
以益州鄉貢進士房庶為試校書郎。庶,成都人,宋祁嘗上其所着《樂書補亡》二卷,田況自蜀還,亦言其知音。既召赴闕,庶自言:「嘗得古本《漢志》云:『度起於黃鐘之長,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起,積一千二百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為一分。』今文脫『之起積一千二百黍』八字。故自前世以來,累黍為尺以制律,是律生於尺,尺非起於黃鐘也。且《漢志》『一為一分』者,蓋九十分之一。後儒誤以一黍為一分,其法非是。當以秬黍中者一千二百實當中黍盡得九十分,為黃鐘之長,九寸加一以為尺,則律定矣。」直秘閣范鎮是之,乃言曰:「李照以縱黍累尺管,空徑三分,容黍千七百三十;胡瑗以橫黍累尺管,容黍一千二百,而空徑三分四厘六豪;是皆以尺生律,不合古法。今庶所言,實千二百黍于管,以為黃鐘之長,就取三分以為空徑,則無容受不合之差,校前三說為是。請如其法,試造尺律,更以古器參考,當得其真。」乃詔王洙與鎮同於修制所依庶說造律尺龠,上之。帝召輔臣同觀,又令庶自陳其法,因問律呂旋相為宮事,令撰圖以進。是時胡瑗等制樂已有定議,特推恩而遣之。鎮為論于執政曰:「今律之與尺,所以不得其真,由累黍為之也。累黍為之者,史之脫文也。古人豈以難曉不合之法書之於史,以為後世惑乎!易曉而必合者,房庶之法是矣。今庶自言其法,依古以律而起尺,其長與空徑、與容受、與一千二百黍之數,無不合之差。誠如庶言,此至真之法也。」執政不聽。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皇佑四年遼重熙二十一年

春,正月,辛亥,徒英州別駕唐介為全州團練副使、監郴州酒稅。

遼主如混同江。

王堯臣、王守忠、陳旭等,校慶歷、皇佑總四年天下財賦出入,凡金幣絲纊薪芻之類,皆在其數,參相耗登,皇佑元年入一億二千六百二十五萬有奇,而所出亡餘;為書七卷,丙辰,上之。詔送三司,取一歲中數以為定式。

庚申,乾寧軍獻古鐘,詔送詳定大樂所。

丙寅,聽吉州司理參軍祝紳持兄服。紳幼亡父母,養于兄嫂,已嘗為嫂服,至是又請解官持兄喪。帝曰:「近蓋有匿父母喪而干進者,今紳雖所服非禮,然不忘鞠養恩,亦可勸也。可聽之,仍候服闋日,與幕職官、知縣。」


  

詔:「昨為唐介顯涉結附,合行降黜,亦慮言路或阻,尋與除遷。尚恐言事之臣有所顧忌,御史台、諫院,其務盡鯁直以箴闕失。」

二月,戊寅,帝謂輔臣曰:「東南歲比不登,民力匱乏,嘗詔蠲歲漕百萬石。今發運使施昌言、許元乃欲分往兩浙、江南調發軍儲,是必謀誅剝疲民,求羡餘以希進耳,宜約束之。」因詔昌言等遵前詔,毋得輒有科率。

庚辰,以兵部郎中考城傅求為戶部副使。

慶歷末,求自梓州路轉運使移陝西。時關中用當十鐵錢,盜鑄不可勝計,求獻策請變錢法。至境,問民所乏,貸以種糧錢,令麥熟納償,而薄取其息,民大悅。求急檄州縣,凡散二百八十萬緡。已而朝廷變法,遂下令,以小鐵錢三折大鐵錢一。民出不意,破產失業,自經者眾,而盜鑄亦衰止。所貸得麥四十萬斛,商人入粟于邊而受錢于中都,歲五百萬緡。時河北奏乞綫,朝廷未有以給,求言本道倉廩實,請以所當受錢畀之,帝嗟賞。自康定用兵,陝、華以西移稅輸于邊,民力大困,求令輸本郡,而轉錢以供為糴,民受其惠而兵食亦足。王堯臣詳定課績,上其事實;賜詔褒之。尋召入,權糾察在京刑獄,於是擢副三司。

癸未,命御史中丞王舉正與三司同詳定冗費。

是月,遼主如魚兒濼。

三月,丁未,以知諫院包拯為龍圖閣學士、河北都轉運使。居數月,徙為高陽關路安撫使。因籍一路吏民積歲所負公錢十餘萬,悉除之。

丙辰,蠲江南樂、西路民所貸種糧。初,帝謂輔臣曰:「頃江南歲饑,貸種糧數十萬斛,且屢經寢閣,而轉運司督索不已。比聞民貧不能盡償,非遣使安撫遠方,無由上達,其蠲之。」

壬戌,出內藏庫絹十萬,下三司以助軍費。

丙寅,河東、陝西都部署司言郭諮所進獨轅衝陣無敵流星弩,可以備軍用,詔弓弩院如樣置之。尋以諮為鹿延路鈐轄,給所制弩五百,募土兵教之。既成,經略使夏安期言其便,詔置獨轅弩車。

戊辰,以全州團練副使、監郴州稅唐介為秘書丞。

辛未,詔雜買務:「自今凡宮禁所市物,皆給實直,其非所闕者,勿得市。」初,帝謂輔臣曰:「國朝鑒唐宮市之患,特置此務,以京朝官、內侍參主之,且防擾人。近歲物非所急者一切收市,擾人甚矣。」故降是詔。

夏,四月,戊寅,禁內宿臣寮聚會。

先是內出欹器一,陳于邇英閣禦坐前,諭丁度等曰:「朕思古欹器之法,試令宮人制之,以示卿等。」命以水注之,中則正,滿則覆,虛則欹,率如《家語》、荀卿、淮南之說。帝曰:「日中則昃,月盈則虧;朕欲以中正臨天下,當與列闢共守此道。」度拜曰:「臣等亦願無傾滿以事陛下。」因言太宗嘗作此器,真宗亦嘗着論。庚辰,帝制《後述》以賜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