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儒學案    P 50


作者:黃宗羲
頁數:50 / 462
類別:中國哲學

 

明儒學案

作者:黃宗羲
第50,共462。
董常問文中子:「聖人有憂乎?」言:「天下皆憂,吾何獨不憂?」又謂:「樂天知命,吾何憂!」何必如此說。聖人固未易及,然常人一念之發,得其本心,則與聖人之心無以異。但聖人純一不已,眾人則或存或亡而已。憂樂皆人情之常,而本於性也,豈聖人獨有樂而無憂乎?若曰「樂天知命,吾何憂」,不成父母病,聖人亦「樂天知命」而不憂乎?豈人理也哉!

漫錄



  
夜初靜坐,少檢點日間言行,因司馬溫公論盡心行己之要,自不妄言始。夫不妄言,所言必皆當理,非心有定主,豈能至此?故輕躁鄙背,及事務瑣屑,無益身心而信口談論者,皆妄言也。因書以自戒。

作一好事,必要向人稱述,使人知之,此心不定也。不知所作好事,乃吾分所當為,雖事皆中理,纔能免於過惡耳,豈可自以為美。纔以為美,便是矜心,禹之不矜不伐,顏淵無伐善,無施勞,此聖賢切己之學也。

與人論事,辭氣欠平,乃客氣也。所論之事,雖當於理,即此客氣之動,便已流於惡矣,可不戒哉!書以自警。

予久處獄中,粗鄙忿戾,略無貶損。粗鄙忿戾,乃剛惡也,負以終身而不能變,真可哀也。因思橫渠「貧賤憂戚,玉汝於成」,乃惕然驚省,赧然愧恥。今日患難,安知非皇天玉我進修之地乎?不知省愆思咎,而有怨尤之心,是背天也。

背天之罪,可不畏哉!

予系此四十一月矣,邏者日在側覘予動作。有甚厚予,攜壺酌以伸問者。後一人來,甚橫逆。予臥於舊門板上,障之以席,其人皆扯毀之,謂予罪人,不宜如此。

又往往發其厚予者,使人知之,曰:「某日某皆潛獻其處者。”蓋令其得罪,以見己薄之為是。有蘇、喬二人,皆厚予者,乃忿忿不平,揚罵曰:“是固無傷也。予非私交化外人,雖得罪亦何憾!」



  
予與劉子煥吾、周子順之同飯後,因論人才各有所宜。予謂:「二公自度宜何責任?”劉子曰:「吾為孟公綽可。」周子曰:「今日府州外任勉強幾分。」予曰:“滕、薛大夫,聖人固不許,公綽在春秋時,欲盡其職,亦非易事,觀於子產相鄭可見,然則孟公綽亦不可輕看。」

一人因病狂,迷謬忽入朝,立於禦座上。捕下法司擬重,獄成未決,其母詣登聞鼓稱冤。順之在吏科時,直受鼓狀,遇此事未為準理。順之因問予:「使公遇此事,當何如處之?」予曰:「當論其狂病誤犯,不可加罪。

但罪守門者失於防禦則可矣。」劉子曰:「此當封進鼓狀,使朝廷知其以病迷,下法司從末減可也。」順之曰:「此固皆是,但如此為之,必得罪,以此小事得罪,吾不欲也。」劉子謂「論人無罪,不當殺,恐非小事」。

予曰:「此皆論利害,未說到義理處。若論義理,則當為即為,當止即止,豈計得罪!」順之以為然。

好議論人長短,亦學者之大病也。若真有為己之心,便惟日不足,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時時刻刻防檢不暇,豈暇論人?學所以成性而已,人有寸長,取為己有,於其所短,且置勿論,輕肆辯折而無疑難涵蓄之心,謂之喪德可也。此予之深患不能自克,可愧可愧。

道心人心,口以是與不是求之。一念發動的不是,則為人心。道心極難體認,擴充戒謹恐懼之功,少有間斷,則蔽錮泯滅,而存焉者寡矣,故曰「惟微」。人心一動,即在凶險路上行矣,喪德滅身、亡國敗家由於此,故曰「惟危」。

所謂「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則人心之危,真可畏哉!

《易》謂「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予久處困難,亦時以此自慰。但罪惡深重,為世道之損者甚大,仰愧於天,俯怍於人,襟懷滯礙,鬱抑不安之時常多。

心靜則能知幾,方寸擾亂,則安其危,利其災,禍幾昭着而不能察矣,況於几乎!幾者,動之微,而裰裰吉凶之先見者也。所謂先見,亦察吾之動是與不是而已。所動者是,吉即萌於此矣;所動者不是,凶即萌於此矣,故學者以慎獨為貴。

予稟賦粗鄙,動輒乖謬。夜間靜坐,思此身過惡,真不自堪,真難自容,可謂虛負此生矣。年踰五十,血氣漸衰,老景將至,始自知過,則已晚矣。可勝歎哉!尚幸殘生未泯,欲自克勵,求免於惡終耳。

書以自警。

顏、孟二大賢,雖氣象不同,而學則未始有異。顏子之學,在非禮勿視、聽、言、動,不違仁,不遷怒,不貳過。孟子之集義養氣,擴充四端,求放心,存心養性以事天,則亦顏子克己復禮之學也。

天下萬變,真妄二字可以盡之。偏蔽者妄也,本體則真也,學所以去偏蔽之妄,全本體之真。全則道本乎性,性純乎天,立人之道始無愧矣。天地亙古亙今,但有此一箇大道理,則亙古亙今之聖賢,不容更有兩樣學問也。

見獄中或有警擾,呼左右問何事。久而思之,此動心也。身居此地,須要置生死於度外,刀鋸臨之,從容以受,致命遂志可也。此正是為學用功處。

因思劉元城鼾睡是何等胸懷,可謂毅然大丈夫矣。

今日早起,朗誦「君子之所以異於人者」一章,即覺襟懷開灑,心廣體胖,有《西銘》與物同體之氣象。此心易至昏惰,須常以聖賢格言輔養之,便日有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