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性心理學    P 48


作者:艾里士
頁數:48 / 135
類別:心理

 

性心理學

作者:艾里士
第48,共135。
總之,手淫是無數自動戀現象中的一種,而凡屬自動戀的現象多少都有幾分無可避免的性質,手淫當然不會例外。最聰明的辦法,我們也就在充分地承認這幾分不可避免的性質。文明社會的多方限制既如彼,而性慾的力求表現又如此,請問各種變相滿足的方式又如何可以完全倖免。我們果能抱定這種態度,則一方面對於自動戀的活動固應不加鼓勵,不讓它們再變本加厲地發展,一方面卻也不應深惡痛絶,由於深惡痛絶的結果,不但可以教所惡絶的事實隱藏起來,不給我們有觀察與診斷的機會,並且足以醞釀出各種比所惡絶的更可惡而更無可救藥的弊病來。

第六節影戀



  
影戀或「奈煞西施現象」(Narcissism)最好是看作自動戀的一種,而在各種戀象之中,實際上也是最極端與發展得極精到的一種。在各個性心理學家的眼裡,影戀的概念歷來很有幾分出入,幾分變遷,所以筆者不妨把它的歷史簡單地敘述一道。四十多年前,科學的領域裡是找不到這概念的蹤跡的。不過在小說故事裡、在詩詞裡,我們卻可以追溯得很遠。

在古希臘的神話裡,更可以發現它的中心地位同時這中心的地位還有一個「人神參半」的象徵,就是水仙神,在神話裡稱做奈煞西施(Narcissus)。自精神病學發明以來,學者在病人身上, 所發現的有似奈煞西施所表現的狀態,固然是下一其例。不過一直要到1898年,我們對於這種狀態,才有一個比較綜合的敘述。那一年,筆者在《醫學家與神經學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短文裡,初次把自動戀的現象簡單地介紹出來時,筆者在結論中,一面描寫着一個極端的自動戀的例子,一面說,這種極端而有類乎奈煞西施的狀態,有時候可以在自動戀的例子中發現,而在女人例子中也許更容易發現。

這種例子總是把她的性情緒,大部分甚至于全部分,在自我讚美行為中表示出來。


  

也可以說,她的性情緒可以大部或全部被自我讚美的活動所吞併而消滅。自我讚美原是當初奈煞西施的惟一特點,所以說,這種例子有類似奈煞西施的狀態或行為傾向。這篇文章傳入了德國,奈克立刻用德文做了一個簡括的介紹,又把筆者所說的「奈煞西施似的傾向」直接譯成「奈煞西施現象」(narcismus, 等於英文的Tiarcissism);④同時,他又說過一番話,表示他同意的見解, 並且說,這真是我所謂的自動戀的「最古典的方式」了。不過他又說,這現象也可以招致性慾興奮的狀態,這筆者可沒有說過。

筆者也不承認這現象可以到這個境界。羅雷德在男子中也觀察到幾個很顯著的例子,而給這現象起了一個名詞,稱「自動而孤獨的性現象」(automonosexualism)。 希爾虛弗爾德的作品裡也用的是這個名詞。到1910年,弗洛伊德也接受了奈克所定的名詞和概念。

不過他認為這不過是男人同性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在這階段裡,他認為同性戀的男人不免把自己和一個女人(普通總是他的母親)認做一體,因此,精神上雖象愛一個女子,實際上卻是愛上自己。到1911年,朗克一面根據筆者在1898年所論列的意思,一面大致接受弗氏這派的見解,也認為這種現象不僅是屬於常態的變異範圍以內,而不是一種變態,並且是性發育過程中一個相當正常的階段。變異範圍以內之說原是筆者的議論,而階段之說卻是弗氏一派的補充了。

朗氏的研究很引起了弗洛伊德的注意。1914年,弗氏一面接受朗氏的見解,一面又作進一步的闡說:認定每一個人,不分男女,都有一個原始的影戀的傾向。人生都有保全自己性命的本能,這種本能的心理表現是和利他主義相反的利己主義,所謂影戀傾向者無他,就是這性的大欲對於利己主義所貢獻的成分,所以完成整個的利己主義者。影戀在選擇對象的時候,有時也是一個最能左右一切的力量,它可以選擇當時此地的本人做對象,也可以選擇事過境遷的本人,也可以選擇未來與理想的本人而非現實的本人,也可以選擇以前本人的一部分,而目前這部分已不再存在;影戀的概唸到此,便最合于平常的用途了。

1914年以後,弗氏自己對上文的見解又續有修正與補充,而許多別的精神分析學者,弗氏一派或非弗氏一派的都有,又把它推進到一個極端,以為各種宗教與各派哲學全都是一些影戀的表示。最後,到菲倫齊(Ferenczi)那裡,竟認為造物在化育群生的時候也受了影戀的動機的支配!在未開化的民族以及一切民族的民俗學裡, 影戀的例證也均有發現, 這方面的作家很多, 例如羅埃姆(Roheim)。朗克很早就指出過,民俗學家弗雷澤(Sir James Frazer)的作品裡,就可以找到許多資料供這方面的心理研究。

第七節性教育

我們在前面看到嬰兒期與童年期的種種生活表現裡,性的表現有時好像是不存在似的;有時見得存在,又往往很模糊;有時候雖不模糊,世人卻又不宜把解釋成人的性表現時所用的方法來解釋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