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語譯註    P 172


作者:劉知幾
頁數:172 / 203
類別:中國古代史

 

國語譯註

作者:劉知幾
第172,共203。
楚昭王問觀射父,說:「《周書》上所說的重和黎使天地無法相通,是怎麼回事?如果不是這樣,人民就能升天嗎?」觀射父回答說:「不是說的這意思。古時候民和神不混雜。人民中精神、專注不二而且又能恭敬中正的人,他們的才智能使天地上下各得其宜,他們的聖明能光芒遠射,他們的目光明亮能洞察一切,他們的聽覺靈敏能通達四方,這樣神明就降臨到他那裡,男的叫做覡,女的叫做巫。讓這些人制定神所處的祭位和尊卑先後,規定祭祀用的牲畜、祭器和服飾,然後讓先聖的後代中有功德的,能懂得山川的名位、祖廟的神主、宗廟的事務、昭穆的次序、莊敬的認真、禮節的得當、威儀的規則、容貌的修飾、忠信誠實、祭服潔淨,而且能恭敬神明的人,讓他們擔任太祝。讓那些有名的家族的後代,能懂得四季的生長、祭祀用的牲畜、玉帛的種類、采服的禮儀、祭器的多少、尊卑的先後、祭祀的位置、設壇的所處、上上下下的神靈、姓氏的出處,而且能遵循舊法的人,讓他們擔任宗伯。於是就有了掌管天、地、民、神、物的官員,這就是五官,各自主管它的職事,不相雜亂。百姓因此能講忠信,神靈因此能有明德,民和神的事不相混同,恭敬而不輕慢,所以神靈降福,穀物生長,百姓把食物獻祭給神,禍亂災害不來,財用也不匱乏。“等到少皞氏衰落,九黎族擾亂德政,民和神相混雜,不能分辨名實。人人都舉行祭祀,家家都自為巫史,沒有了相約誠信。百姓窮於祭祀,而得不到福。祭祀沒有法度,民和神處于同等地位。百姓輕慢盟誓,沒有敬畏之心。神對人的一套習以為常,也不求祭祀潔淨。穀物不受神靈降福,沒有食物來獻祭。禍亂災害頻頻到來,不能盡情發揮人的生機。顓頊承受了這些,於是命令南正重主管天來會合神,命令火正黎主管地來會合民,以恢復原來的秩序,不再互相侵犯輕慢,這就是所說的斷絶地上的民和天上的神相通。“後來,三苗繼承了九黎的凶德,堯重新培育了重、黎的後代,不忘記他們先人的事業,讓他們再度主管天地。一直到夏朝、商朝,仍舊由重氏和黎氏世代主管天地,分辨民與神的祭位和尊卑先後。在周朝,程伯休父是他們的後代,在周宣王時,失去了掌管天地的官位,變成了司馬氏。休父的後代神化他們的祖先,以此向百姓顯威,說:『重能把天向上舉,黎能把地向下抑。』逢到周幽王時的亂世,沒有誰能阻擋。否則,天地形成以後不再變化,怎麼能相接近呢?」

觀射父論祀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