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老子道德經註譯    P 32


作者:老子
頁數:32 / 69
類別:中國哲學

 

老子道德經註譯

作者:老子
第32,共69。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



  
4、欲:指貪慾。

5、無名之樸:「無名」指「道」。「樸」形容「道」的真樸。

6、不欲:一本作「無慾」。

7、自定:一本作「自正」。

[引語]

本章是《道德經》中「道經」的最後一章,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道」的概念,落實到他理想的社會和政治——自然無為。在老子看來,統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則來為政,順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們將會自由自在,自我發展。在二十五章提到「道法自然」,自然是無為的,所以「道」也無為。「靜」、「樸」、「不欲」都是無為的內涵。統治者如果可以依照「道」的法則為政,不危害百姓,不胡作非為,老百姓就不會滋生更多的貪慾,他們的生活就會自然、平靜。

[評析]

「無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經》中多次闡述、解釋。本章開頭第一句即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道不同於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則是非人格化的,它創造萬物,但又不主宰萬物,順任自然萬物的繁衍、發展、淘汰、新生,所以「無為」實際上是不妄為、不強為。這樣做的結果,當然是無不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類社會,談到「道」的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運用。老子根據自然界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會政治方面,也要按照「無為而無不為」的法則來實行,從而導引出「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的結論。老子認為,理想的執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則,就會達到「天下將自定」這樣的理想社會。這裡所說的「鎮」,有人解釋為「鎮壓」,並據此認為老子在這章的說明中露出了暴力鎮壓人民的面目:誰要敢一閙事,那就要嚴厲加以鎮壓。這種解釋,我們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鎮壓」應當是「鎮服」、「鎮定」,絶非是武力手段的「鎮壓」。由此,我們也認為,老子並不是代表奴隷主統治階級的要求,而是從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角度考慮問題,並不是僅僅代表某一個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和意願。這表現出老子內心深沉的歷史責任感。因而這是進步的、積極的。



  
38章: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下德無為而有以為⑤。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前識者⑨,道之華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⑾,不居其薄⑿;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譯文]

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為卻沒有回應他,於是就揚着胳膊強引別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禮」這個東西,是忠信不足的產物,而且是禍亂的開端。所謂「先知」,不過是「道」的虛華,由此愚昧開始產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惇厚,不居于澆薄;存心樸實,不居于虛華。所以要捨棄澆薄虛華而採取樸實惇厚。

[註釋]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為,具備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現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離開德。

3、無德:無法體現真正的德。

4、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以,心、故意。無以為,即無心作為。此句意為:上德之人順應自然而無心作為。

5、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此句與上句相對應,即下德之人順任自然而有意作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為強力牽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開始、開端。

9、前識者:先知先覺者,有先見之明者。

10、華:虛華。

11、處其願:立身惇厚、樸實。

12、薄:指禮之衰薄。

[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