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史記全集譯注    P 753


作者:司馬遷
頁數:753 / 824
類別:歷史

 

史記全集譯注

作者:司馬遷
第753,共824。
神是從無中產生的,形體則是自有形的質中產生,有形體然後才有數產生,有形體才能生成聲音,所以說是神能運用氣,氣要依附於形體。形體的特徵是大都能以類加以區別。有的未有形體因而不可分類,有的形體相同因而屬於同一類,有類就能把它的特徵表示出來,有類就能加以識別。聖人懂得天、地等有形體之物與人的意識這種無形體之物的區別,所以是從有形、有質的東西推斷無形、無質的東西,從而得到輕細如氣體,微小如聲音那樣東西的有關知識。然而聖人是通過那些本質的稱為神的東西認識事物的,本質或神無論何等微妙必然要在情性中表現出來,審核研究事物外部的如同花葉一般的表象特徵,內部的本質特徵也就明瞭了。若沒有一顆聖人之心再加上相當的聰明,有誰能夠既懂得天地萬物的本質或神,又能推知其形體的性情等外部特徵呢?本質或神,是指事物具有了它而不自知何時具有或失去它,所以聖人十分重視並希望能夠保留(認識)它。唯其希望保留它,本質或神這些內在的東西也就能把那些希望保留它們的聖人之心保留下來。所以它們是無比寶貴的。
太史公說:以旋璣玉衡整齊七政,即指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鍾律等,自上古時就加以調配,建立起一定比率以運算曆法編造日月度數,日月等的運行就可以量度出來。平常所說合符節,通道德,就是指此而言的。
【原文】【註解】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六律(1),六律為萬事根本焉。


  
其於兵械尤所重,故云「望敵知吉凶,聞聲效勝負」,百王不易之道也。
武王伐紂,吹律聽聲(2),推孟春以至於季冬(3),殺氣相並(4),而音尚宮(5)。同聲相從(6),物之自然,何足怪哉?


  
兵者,聖人所以討強暴,平亂世,夷險阻,救危殆(7)。自含(血)[齒]戴角之獸見犯則校(8),而況於人懷好惡喜怒之氣?喜則愛心生,怒則毒螫加,情性之理也。
昔黃帝有涿鹿之戰(9),以定火災十;顓頊有共工之陳(11),以平水害(12);成湯有南巢之伐(13),以殄夏亂。遞興遞廢,勝者用事,所受於天也(14)。
自是之後,名士迭興,晉用咎犯,而齊用王子,吳用孫武,申明軍約,賞罰必信,卒伯諸侯(15),兼列邦土,雖不及三代之誥誓(16),然身崇君尊,當世顯揚,可不謂榮焉?豈與世儒暗於大校(17),不權輕重,猥雲德化(18),不當用兵,大至君辱失守,小乃侵犯削弱,遂執不移等哉(19)!故教笞不可廢於家(20),刑罰不可捐於國,誅伐不可偃於天下(21),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逆順耳。
(1)一切都是根據六律。稟,承受,引申為根據;六律,《索隱》說:「律有十二。陽六為律:黃種、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六為呂:大呂、夾鍾、中呂、林鍾、南呂、應鍾是也。」陰陽二義,以陽為主,陰為從,所以六律六呂有時逕稱十二律或六律,如同中醫十寺經絡(六經六絡)只稱六經一樣。 (2)《周禮 *太師》載:「太師執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凶「。按鄭玄的解釋,古時候王者出兵的日子,授給大冼弓矢,大將整頓士卒張弓試射,與士卒一起大呼口號。太師以律管確定將卒呼號的聲音是屬於十二律的那一律,由此占卜出兵的吉凶。如是商聲則戰勝;角聲軍心不定,可能發生軍變;宮聲士卒同心等等。武王伐紂時也搞了這一套,《索隱》說,太史公必有根據,只是今人已不知根據是什麼了。 (3)十二月與十二律相應,如孟春之月(正月)為太蔟,仲春之月(二月)為夾鐘,……季冬之月(十二月)為大呂。本句的意思實際是說自太蔟至於大呂,通推十二律的聲音以與軍聲,相比較。(4)律聲中含著殺氣。《正義》解釋說:「人君暴虐酷急,即常寒應。寒生北方,乃殺氣也」。(5)軍聲與宮聲相合。《正義》引《兵書》說:「夫戰,太師吹律,合商則戰勝,……宮則軍和,主卒同心。」對武王是個好兆頭。(6)聲音相同則能互相諧調。這裡指能以律確定軍聲的原因。(7)挽救危機局面。殆,危險。(8)見犯則校:見有來犯者則與之角鬥、較量。校,同較。 (9)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殺蚩尤,諸侯始尊黃帝為天子,取代了神農氏。參見《五帝本紀》。十神農氏號炎帝,按五德終始說,是因火德而王,所以代神農氏有天下,稱為「定火災」。(11)傳說顓頊氏曾與共工氏爭為帝,共工氏失敗了。參見《淮南子·天文訓》。陳,同陣。軍陣,指戰爭。(12)《淮南子·兵略訓》說:「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按:「為水害」就是以水德而為害天下的意思,與上文以神農氏為火災義同。共工氏為水德見《漢書·律歷志下》。又《淮南子·原道訓》說共工「與高辛爭為帝」,高辛即帝嚳,是繼顓頊為帝者。高誘注又說:「共工以水行,霸於伏犧神農間者」。則遠在顓頊之前。王符《潛夫論》又說顓頊就是共工。古代傳說,不可過於執著。 □按《尚書》的說法,湯伐桀,戰於鳴條之野。桀兵敗,走保三朡,湯又伐三朡,桀走南巢,湯收兵回亳。所以《仲虺之誥》說:「成湯放桀於南巢」。由此知「成湯有南巢之伐」的意思是,湯伐桀直到南巢才結束戰鬥。□受命於天的意思。指戰爭勝利,得以用事天下,是按照天的意旨才這麼幹的。□結果做了諸侯霸主。卒,最終,結果;伯,同霸。□雖然不如三代時受誥誓封為諸侯那樣榮耀。誥誓,帝王封諸侯所下文告、命令。誓就是命令。見《周禮·典命》。□暗於大校:大事糊塗。對事物的主要方面認識不清。校(qi□o,敲),同「骹」,器足。引伸為根本、重要方面。□猥云:嘮嘮叨叨地說。猥為瑣屑、絮煩貌;雲為說。德化:以德化人。□遂執不移:終於陷於不可挽回、無法改變的局面。遂,達到,或譯作於是;執,守、處於;不移,不可移。□笞;以竹片或荊條打人。(21)偃:停止。
夏桀、殷紂手搏豺狼,足追四馬(1),勇非微也;百戰克勝(2),諸侯懾服,權非輕也。秦二世宿軍無用之地(3),連兵於邊陲,力非弱也;結怨匈奴,絓禍於越(4),勢非寡也。及其威盡勢極,閭巷之人為敵國。咎生窮武之不知足,甘得之心不息也(5)。
高祖有天下,三邊外畔(6);大國之王雖稱蕃輔,臣節未盡。會高祖厭苦軍事,亦有蕭、張之謀,故偃武一休息,羈縻不備(7)。
歷至孝文即位,將軍陳武等議曰:「南越、朝鮮自全秦時內屬為臣子,後且擁兵阻□(8),選蠕觀望(9)。高祖時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復興兵。今陛下仁惠撫百姓,恩澤加海內,宜及士兵樂用,征討逆黨,以一封疆。」孝文曰:「朕能任衣冠十,念不到此。會呂氏之亂,功臣宗室共不羞恥,誤居正位,常戰戰慄栗,恐事之不終。且兵凶器,雖克所願,動亦秏病(11),謂百姓遠方何(12)?又先帝知勞民不可煩,故不以為意。朕豈自謂能?今匈奴內侵,軍吏無功,邊民父子荷兵日久,朕常為動心傷痛,無日忘之。今未能銷距□,願且堅邊設候□,結和通使,休寧北陲,為功多矣。且無議軍。」故百姓無內外之繇□,得息肩於田畝,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錢,鳴雞吠狗,煙火萬里,可謂和樂者乎!
太史公曰:文帝時,會天下新去湯火□,人民樂業,因其欲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自年六七十翁亦未嘗至市井,游敖嬉戲如小兒狀。孔子所稱有德君子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