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莊子註譯    P 17


作者:莊子
頁數:17 / 244
類別:哲學

 

莊子註譯

作者:莊子
第17,共244。
古時候的人,他們的智慧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如何才能達到最高的境界呢?那時有人認為,整個宇宙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什麼具體的事物,這樣的認識是最了不起,最盡善盡美,而無以復加了。其次,認為宇宙之始是存在事物的,可是萬事萬物從不曾有過區分和界線。再其次,認為萬事萬物雖有這樣那樣的區別,但是卻從不曾有過是與非的不同。是與非的顯露,對於宇宙萬物的理解也就因此出現虧損和缺陷,理解上出現虧損與缺陷,偏私的觀念也就因此形成。果真有形成與虧缺嗎?果真沒有形成與虧缺嗎?事物有了形成與虧缺,所以昭文才能夠彈琴奏樂。沒有形成和虧缺,昭文就不再能夠彈琴奏樂。昭文善於彈琴,師曠精于樂律,惠施樂於靠著梧桐樹高談闊論,這三位先生的才智可說是登峰造極了!他們都享有盛譽,所以他們的事蹟得到記載並流傳下來。他們都愛好自己的學問與技藝,因而跟別人大不一樣;正因為愛好自己的學問和技藝,所以總希望能夠表現出來。而他們將那些不該彰明的東西彰明於世,因而最終以石之色白與質堅均獨立於石頭之外的迷昧而告終;而昭文的兒子也繼承其父親的事業,終生沒有什麼作為。像這樣就可以稱作成功嗎?那即使是我雖無成就也可說是成功了。像這樣便不可以稱作成功嗎?外界事物和我本身就都沒有成功。因此,各種迷亂人心的巧說辯言的炫耀,都是聖哲之人所鄙夷、摒棄的。所以說,各種無用均寄託于有用之中,這才是用事物的本然觀察事物而求得真實的理解。
【原文】
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①,則與彼無以異矣。雖然,請嘗言之②。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③,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今我則已有謂矣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⑤,而大山為小⑥;莫壽於殤子⑦,而彭祖為夭⑧。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⑨,而況其凡乎⑩!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11),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12)。
夫道未始有封(13),言未始有常(14),為是而有畛也(15)。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16),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17),六合之外(18),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19)。春秋經世先王之志(20),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21),眾人辯之以相示也(22)。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


  
夫大道不稱(23),大辯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24),不勇不忮(25)。道昭而不道(26),言辯而不及(27),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圓而幾向方矣(28)。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29)。注焉而不滿(30),酌焉而不竭(31),而不知其所由來,此之謂葆光(32)。
【注釋】
①類:同類、相同。
②嘗:試。


  
③俄而:突然。
④謂:評說、議論。以下幾句同此解。
⑤於:比。豪:通作「毫」,細毛。末:末稍。秋毫之末比喻事物的細小。
⑥大山:一說讀如泰山。
⑦殤子:未成年而死的人。
⑧夭:夭折,短命。
⑨曆(曆):歷數,計算。
⑩凡:平凡,這裏指普通的人。
(11)適:往,到。
(12) 因:順應。已:矣。
(13)封:界線,分別。
(14)常:定見,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