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莊子註譯    P 241


作者:莊子
頁數:241 / 244
類別:哲學

 

莊子註譯

作者:莊子
第241,共244。
  (4)澹(dàn)然:指不掛一物的樣子。獨:即指道,沒有與它為對的。神明:造化靈明。居:共居。共處。
  (5)關尹:見《達生》注,老聃:見《養生主》注。
  (6)常無有:指常無,常有。
  (7)大一:即太一,指道。《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8)儒弱:通嬬,弱,柔弱。
  (9)居:止。
  (10)靜若鏡:清靜如鏡。
  (11)應:回應。響:反響。
  (12)藥:同忽。亡,讀無。
  (13)得:所得。
  (14)雄:雄性。
  (15)雌:雌性。
  (16)谿,溝壑。指慮而能受,能容納一切。
  (17)白:清白,引申為光彩。
  (18)取先:爭先。


  
  (19)取後:落後。
  (20)垢:辱。
  (21)徐:安舒,舒緩。
  (22)巧:技巧,機巧。
  (23)曲全:委曲求全。
  (24)苟免:姑且免於。
  (25)深:指深藏。
  (26)約:指隱約。
  (27)堅:堅硬。
  (28)銳:銳利。
  (29)削:侵削。
  (30)至極:達到頂點。
  [譯文]
  把天德看作糧要,把具體的物視作粗曠,把積蓄看作不足,無牽無掛的樣子單獨與神明共處一體,古代道術有屬於這方面的。關尹、老聃聽到這種治學風氣就喜好。建立常有常無的觀點,歸之於道,以柔弱謙下為表現,以空虛不毀棄萬物為實質。關尹說:「在主觀上不囿於成見,有形的物體讓其自行顯露。其運動象水,其靜止象鏡,其反應象回聲。恍惚象無有,寂鬱象清虛。有得就等於有失。未曾爭在人先,而經常隨在人後。」老聃說:「認識雄性之強,不如堅守雌性之弱,成為天下的溝壑;認識光彩不如堅守黑暗,成為天下的山谷。」別人都爭先,自己獨居後,叫作甘受天下的垢辱。別人都求實際,獨有自己求空虛,沒有儲藏因而就是有餘。高大獨立而充實,他全身行事,舒緩而不浪費,無所作為卻譏笑機巧;別人祈求福佑,自己獨委曲求全,叫作苟且免於禍害。以深藏為根本,以隱約為綱紀,叫作堅硬就是毀壞,銳利就會受挫折。經常寬容對待事物,不損害別人,可以說達到最高境界了。關尹、老聃啊!古代的博大真人呀!
  芴漠無形(1),變化無常(2),死與生與(3),天地並與(4),神明往與(5)!芒乎何之(6)。急乎何適(7),萬物畢羅(8),莫足以歸(9),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10),荒唐之言(11),無端崖之辭(12),時恣縱而不儻(13),不以觭見之也(14)。以天下為沉濁(15),不可與莊語(16),以危言為曼衍(17),以重言為真(18),以寓言為廣(19),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20),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21)。其辭雖參差而淑詭可觀(22)。彼其充實,不可以已,上與造物者遊(23),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24)。其於本也(25),弘大而辟,深閡而肆(26);其于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27)。雖然,其應于化而解於物也(28),其理不竭,其來不蛻(29),芒乎昧乎,未之盡者(30)。
  [注釋]
  (1)芴漠:空虛廣漠的道體。芴,同忽,指道體而言。
  (2)變化無常:指道的用而言。
  (3)生與死與:承變化無常而言,變者從無到有為主,從有到無為死。
  (4)天地並與:指有形而言,即天地與我並生。
  (5)神明:指無形而言。
  (6)芒:通茫。
  (7)適:往。
  (8)萬物畢羅:萬物與我為一。羅,排列,羅列。
  (9)歸:歸宿。
  (10)繆悠:迂遠。謬,通繆。
  (11)荒唐:虛誕,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