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孟子    P 72


作者:孟子
頁數:72 / 89
類別:國學

 

孟子

作者:孟子
第72,共89。
就一般情形而論,說到命運,二十歲以前的青少年不會有什 麼感覺,無動于衷。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的青年人多半對命運不 屑一顧或者持否定態度,因為他們青春煥發,生命力蓬勃向上,對 自己,對前途都充滿了信心,每天清晨的太陽都有所不同,每天 的生活都有新的內容,奮發向上是他們生命的主旋律。四十歲以 上可就不同了,所謂人到中年,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論語·為政》)但對於現代人來說,「不惑」與「知天 命」似乎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一旦「不惑」,也就「知天命」了; 或者反過來說,正因為「知天命’了,才談得上“不惑」。其實, 孔子自己也說過:「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論語·子罕》)可見,四十、五十的確是個劃分不清的年齡段. 或許個體的情況有所不同,對有些人來說,知天命要早一些,對 有些人來說,則要晚一些,而這又決定於他們各自的人生經歷與 境遇。總起來說,人到中年萬事休,命運的影子也就不知不覺地 爬上心頭,不由得你不信。這時,回顧自己半生之所為,少年時 代的理想與夢幻,青年時代的奮鬥與血汗,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 悔恨遺憾也是徒勞的,明智之舉,還是接受孟子的說法:莫非命 也,順受其正。這樣,或許多少會有所慰藉,有所解脫而腳踏實 地,問心無愧,清灑自如地走完人生的下半截路程吧。
「求在我者」與「求在外者」
【原文】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 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譯文】
孟子說:「求索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去,這種求索有益於得 到,因為所求的東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 卻決定於天命,這種求索無益於得到,因為所求的東西是身外之 物。」
【讀解】
在我自身的,是知識的積累,思想的修養,人生境界的追求, 一句話,是精神的自我完善。身外之物則是金錢富貴,名譽地位。
前者全在於自我,只要堅持追求,便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 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叫「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後者則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並不是你一廂情願地追求就 可以得到的。所以,「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更不 要抓苟且,失去自我。


  
當然,不強求並不是完全拒斥,而是要)煩其自然。就像孔子 對待金錢富貴的態度:「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 如果求不到,那還是讓我做自己喜歡的事吧。
說來也是,所謂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必看得 那麼要緊呢?
萬物旨備於我矣
【原文】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譯文】
孟子說:「萬物我都具備了。反躬自問誠實無欺,便是最大的 快樂。儘力按恕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讀解】
「萬物皆備於我矣」作為一句名言,被認為是典型的主觀唯心 主義哲學觀。這裡面的是與非不在我們關心的範圍。我們關心的 是孟子說這話的意思。所謂「萬物皆備於我」並不是像有些人所 理解的那樣,說是「萬物都為我而存在。」(由此來歸結孟子為典 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者。)我們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說天地萬物我都 能夠思考,認識,所以天地萬物我都具備了。這樣才會有下面的 一句話,「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反躬自問,我所認識的一切都 是誠實無欺的,所以非常快樂。這是一種認識的快樂,探求真理 的快樂。但是,僅有認識,僅有自身的發現還不夠,所以要「強 恕而行」,儘力按恕道辦事,這樣來實行仁道。所謂恕道,我們在 本書中已經多次提到,這就是孔子反覆強調的「己所不欲,勿施 於人。」(《論語·顏淵》、《論語·衛靈》)它的積極方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總起來說,是 一種將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這種思想來處理人與人之間 的關係。如果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是一種認識的快樂,局 限于自身;那麼,「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種實踐的快樂, 涉及到他人與社會了。
由此可見,「萬物皆備於我矣」所引出的,是認識和實踐兩大 領域的儒學追求:一是「誠」,二是「恕」,都是儒學的核心內容。 單從「萬物皆備於我矣」這句話給我們的感覺,則是一種充滿主 體意識,樂觀向上的心態,的確有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那著名的命 題”政思故我在”的精神風貌,給人以認識世界,探索真理的勇 氣和信心。
隨波逐流,平庸之人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 道者,眾也。」
【譯文】
孟子說:「做一件事不明白為什麼要做,習慣了不想想為什麼 習慣,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這樣的人是平庸的人。」
【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