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前漢演義    P 180


作者:蔡東藩
頁數:180 / 288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蔡東藩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前漢演義

武帝覽辭歎賞,因拜相如為孝文園令。既而武帝好仙,相如又呈入一篇《大人賦》,借諛作規。武帝見相如文,往往稱為奇才。才人多半好色,相如前時勾動文君,全為好色起見,及文君華色漸衰,相如又有他念,欲納茂陵女為妾,嗣得文君「白頭吟」,責他薄倖,方纔罷議。
未幾消渴病發,乞假家居,好多時不得入朝。忽由長門宮遣出內侍,賫送黃金百斤,求相如代作一賦。相如問明來使,得悉原因,免不得揮毫落墨,力疾成文。小子有詩嘆道:
富貴都從文字邀,入都獻賦姓名標。
詞人翰墨原推重,可惜長門已寂廖!
究竟相如作賦,是為何人費心,待至下回再敘。
鬼神非盡有憑,而報應卻真不爽,田蚡以私憾而族灌夫,殺竇嬰,假使作威作福,長享榮華,則世人盡可逞刁,何苦行善?觀其暴病之來,非必竇嬰灌夫之果為作祟,然天奪之魄而益其疾,使其自呼服罪,痛極致亡,乃知善惡昭彰,無施不報,彼田蚡之但斃一身,未及全族,吾猶不能不為竇灌呼冤也。西南夷之通道,議者輒以好大喜功,為漢武咎,吾謂拓邊之舉,非不可行,誤在知拓土而不知殖民,徒買服而未嘗柔服耳。若司馬相如之入蜀,蜀中守令,郊迎前驅,卓王孫輩,爭送牛酒,恍如蘇季之路過洛陽,後先一轍。
炎涼世態,良可慨也!本回曲筆描摹,覺流俗情形,躍然紙上。
6十五回
 竇太主好淫甘屈膝 公孫弘變節善承顏


  
卻說司馬相如,因病家居,只為了長門宮中,贈金買賦,不得已力疾成文,交與來使帶回。這賦叫做《長門賦》,乃是皇后被廢,尚思複位,欲借那文人筆墨,感悟主心,所以不惜千金,購求一賦。皇后為誰?就是竇太主女陳阿嬌。陳後不得生男,又復奇妒,自與衛子夫爭寵後,竟失武帝歡心。


  
見前文。子夫越加得寵,陳後越加失勢,窮極無聊,乃召入女巫楚服,要她設法祈禳,輓回武帝心意。楚服滿口承認,且自誇玄法精通,能使指日有效。陳後是個女流見識,怎知她妄語騙錢?便即叫她祈禱起來。
楚服遂號召徒眾,設壇齋醮,每日必入宮一二次,喃喃誦咒,不知說些甚麼話兒。好幾月不見應驗,反使武帝得知消息,怒不可遏,好似火上添油一般。當下徹底查究,立將楚服拿下,飭吏訊鞫,一嚇二騙,不由楚服不招,依詞定讞,說她為後咒詛,大逆無道,罪應梟斬。此外尚有一班徒眾,及宮中女使太監,統皆連坐,一概處死。
這篇讞案奏將上去,武帝立即批准,便把楚服推出市曹,先行梟首,再將連坐諸人,悉數牽出,一刀一個,殺死至三百餘人。楚服貪財害命,咎由自取,必連坐至三百餘人,冤乎不冤?陳後得報,嚇得魂不附體,數夜不曾闔眼,結果是冊書被收,璽綬被奪,廢徙長門宮,竇太主也覺慚懼,忙入宮至武帝前,稽顙謝罪。武帝尚追念舊情,避座答禮,並用好言勸慰,決不令廢後吃苦,竇太主乃稱謝而出。
本來竇太主是武帝姑母,且有擁立舊功,應該入宮譙責,為何如此謙卑,甘心屈膝?說來又有一段隱情,從頭細敘,卻是漢史中的穢聞。竇太主嘗養一弄兒,叫做董偃。偃母向以賣珠為業,得出入竇太主家,有時挈偃同行,進謁太主。太主見他童年貌美,齒白唇紅,不覺心中憐愛。
詢明年齡,尚只一十三歲,遂向偃母說道:「我當為汝教養此兒。」偃母聽了此言,真是喜從天降,忙即應聲稱謝。竇太主便留偃在家,令人教他書算,並及騎射禦車等事。偃卻秀外慧中,有所授受,無不心領神會,就是侍奉竇太主,亦能曲承意旨,馴謹無違。
光陰易過,又是數年,竇太主夫堂邑侯陳午病歿,一切喪葬,皆由偃從中襄理。井井有條。竇太主年過五十,垂老喪夫,也是意中情事,算不得甚麼苦孀。偏她生長皇家,華衣美食,望去尚如三十許人,就是她的性情,也還似中年時候,不耐嫠居。
可巧得了一個董偃,年已十八,出落得人品風流,多能鄙事,自從陳午逝世,偃更穿房入戶,不必避嫌。竇太主由愛生情,居然降尊就卑,引同寢處。偃雖然不甚情願,但主人有命,未敢違慢,只好勉為效力,日夕承歡。老婦得了少夫,自然愜意,當即替他行了冠禮,肆筵設席,備極奢華。
不如行合婚禮,較為有名。一班趨炎附勢的官僚,相率趨賀。區區賣珠兒,得此奇遇,真是夢想不到。竇太主恐貽眾謗,且令偃廣交賓客,籠絡人心,所需資財,任令恣取,必須每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方須由自己裁奪。
偃好似得了金窟,取不盡,用不竭,樂得任情揮霍,遍結交遊。就是名公臣卿,亦與往來,統稱偃為董君。
安陵人袁叔,系袁盎從子,與偃友善,無隱不宣。一日密與偃語道:「足下私侍太主,蹈不測罪,難道能長此安享麼?」偃被他提醒。皺眉問計。袁叔道:「我為足下設想,卻有一計在此,顧城廟系漢祖祠宇,文帝廟。
旁有揪竹籍田,主上歲時到此,恨無宿宮,可以休息。惟竇太主長門園與廟相近,足下若預白太主,將此園獻與主上,主上必喜,且知此意出自足下,當然記功赦過,足下便可高枕無憂了。」偃欣然受教,入告竇太主,竇太主也是樂從,當日奉書入奏,願獻長門園,果然武帝改園為宮,袁叔卻從中取巧,坐得竇太主贈金一百斤。
可謂計中有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