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代散文    P 128


作者:歸有光等
頁數:128 / 257
類別:古典散文

 

明代散文

作者:歸有光等
第128,共257。
1中州:泛指中原。2劍閣棧道:劍閣,在四川省北部,劍門關矗立縣北,自古以「劍門天下險”聞名,為自秦人蜀的要道。棧道,又名「閣道」、「復道」等,古代在川、陝、甘、滇諸省境內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道路。2瞿塘灧澦:瞿塘,瞿塘峽,一稱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四川奉節與巫山縣之間,長八公里,江面最狹處僅百餘米,江流湍急,山勢險峻,號稱「天埑」。
灧澦,灧澦堆,俗稱「燕窩石」,瞿塘峽口江心突起的礁石,舊時為長江三峽著名險灘。4天台:縣名,今屬浙江省。5中書左司掾yuàn院:明初中書省左司的屬官。中書左司領吏、戶、禮三部,任監督稽核之責。
6叢大將北征:明初為了統一北方,對付退居漠北的蒙元殘餘勢力,屢遣大將如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湯和等北征。陳庭學曾經從軍。7擢:陞遷。都指揮司照磨:明代于每一行省設指都指揮使司,掌一省軍政,照磨為其屬官。
8楊子云:即揚雄,西漢文學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字長卿,蜀郡成都人。諸葛武侯:即諸葛亮,三國蜀漢丞相,封武鄉侯,故稱。9四方兵起:指元末群雄並起。


  
10聖主興:指朱元璋建立明朝。11齒:指代年齡。耄mào冒:老。《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鹽鐵論.孝養》:「七十曰耄。」12顏回、原憲:都是孔子弟子。顏回,魯人,字子淵,孔子稱讚他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原憲,字子思。
《史記.促尼弟子列傳》:“孔子卒,原憲遂亡在草澤中。子貢相衛,而結駟連騎,排藜藿入窮閻,過謝原憲。憲攝敝衣冠見子貢。子貢恥之,曰:『夫子豈病乎?』原憲曰:『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
若憲,貧也,非病也。』子貢慚,不懌而去。」
宋濂13101381,明初散文家,字景溪,號潛溪,其先金華之潛溪人,至濂乃遷浦江《明史》。自幼好學,早年師從散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少負文名,元至正九年被薦為翰林編修,他固辭不就,隱居山中。朱元璋稱帝后,任命他為文學顧問、江南儒學提舉,授太子經。洪武二年1369奉旨修《元史》,後因涉案被請四川茂州,途中病故,正德時追諡文憲。
宋濂推崇宗經。認為只有孔子之文「才稱之為文」,「六籍之外當以孟子為宗,韓子次之,歐陽子又次之」《文原》,對於違背「溫柔惇厚」傳統的文章一律採取否定態度。他擅長散文創作,尤以傳記文成就突出。代表作《秦士錄》、《王冕傳》、《李疑傳》等文章人物形象生動鮮活,宋濂善於抓住一些細節展現人物性格,並通過個性化語言的運用刻劃人物,藝術成就較高。


  
他的寫景散文數量亦不少,且風格近似歐陽修,文筆清新,寫景狀物生動,不事雕琢,代表作有《桃花澗修禊詩序》、《環翠亭記》等。宋濂親自經歷了元末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故他的文章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往往在生動的描述中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較強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為「開國文臣之首」。
送程龍峰郡博致仕序.王慎中
嘉靖二十三年[1],制當黜陟天下[2]。百司庶職報罷者凡若干人。而君泉州儒學教授程君龍峰[3],名在有疾之籍[4],當致其事以去。
程君在學,方修廢起墜,搜遺網失,以興學成材為任。早作晏休,不少惰怠,耳聰目明,智長力給。非獨其精爽有餘,意氣未衰,至于耳目之所營注[5],手中之所蹈持[6],該涉器數[7],而周旋儀等[8],纖煩勞憊[9],莫不究殫勝舉[10]。不知司枋者奚所考而名其為疾也[11]。
黜步之典,固將論賢不肖,經馭廢置。人之有疾與否,則有名焉[12]。賢不肖之論,非可倚此為斷也,況于名其為疾者,乃非疾乎!人之賢不肖,藏於心術,效于治行,其隱微難見,而形似易惑,故其論常至于失實。非若有疾與否,可以形決而體定也。
今所謂疾者,其失若此;則于賢不肖之論,又可知矣!此余所以深有感也。
又有異焉。古者憲老而不乞言[13]。師也者,所事也,非事人也。所謂以道得民者是也。
責其筋力之強束[14],課其骸骨之武健[15],是所以待猥局冗司之末也[16]。古之事師者,其飲食,于飯患其噎,于胾患其哽[17],而祝之也;其居處,于坐則有幾,於行則有杖,皆所以事師,而修其輔羸攝痾之具[18],未聞以疾而罷之也。古之道,其不可行于今乎?
程君之僚,與其所教諸生,皆恨程君之去,謂其非疾也。余故論今之失,而及古之誼,使知程君雖誠有疾,亦不可使去也。
君去矣,斂其所學[19],以教鄉之子弟,徜徉山水之間,步履輕翔,放飯決肉[20],矍鑠自喜[21]。客倘有訝而問者:「君胡無疾也?」聊應之曰:「昔者疾,而今愈矣。」不亦可乎?
註釋:
[1]嘉靖二十三年:相當於公元1544年。嘉靖為明世宗年號。[2]制:指皇帝的命令。黜陟:指官吏的升降。
[3]泉州:府名。治所在今福建省泉州市。作者為泉州府晉江人,故曰「吾泉州」。儒學教授:明代于府設教授一員,為儒學教官中最高一級。
掌教誨所屬生員。[4]籍:簿冊,名冊。[5]營註:謀劃專注。[6]蹈持:投入,實踐。
[7]該涉器數:全面地考察各式禮器。[8]儀等:禮儀的等級。[9]纖煩:細小煩雜。[10]殫: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