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代散文    P 188


作者:歸有光等
頁數:188 / 257
類別:古典散文

 

明代散文

作者:歸有光等
第188,共257。
本文選自《張太岳集》卷九,是一篇游衡山的遊記。作者在衡山歷游八天,記下了衡山美妙非凡、各有特色的景觀:如登山之十步九折,攀雲捫天;五峰之爭奇競秀,莫敢相下;祝融之露髻高奇,諸峰揖拱;上封寺觀日初出,天幸書友睹;方廣寺響泉異音,轟雷鳴弦;嘉會堂雲靄霧雨,數里外青雲霽日;朱陵洞水簾數疊,掛雲際飛花散雪。作者抱著欣喜的心情,把大自然賦予衡山的奇觀。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無怪作者發願要「遍游寰中諸名勝」,「以極平生之願」了。
游虎丘小記.李流芳
虎丘,中秋遊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絶。遂使丘壑化為酒場,穢雜可恨。予初十日到郡,連夜遊虎丘,月色甚美,遊人尚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笙歌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
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與弱生坐釣月磯,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1],及佛燈隱現林杪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舍侄偕訪仲和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石台[2],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然欲與清景俱往也。


  
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友人徐聲遠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註釋:
[1]鐸:風鈴。[2]趺坐:雙足交疊而坐。
李流芳15751629,字長蘅,號泡庵,晚稱慎娛居士。嘉定今屬上海人。萬曆三十四年1606中舉人,三赴會試,均不第。因魏忠賢亂政,遂絶意進取,築檀園,讀書其中。
工詩、善書法,尤精繪畫。著有《檀園集》十二卷。
本文選自《檀園集》卷八,虎丘是蘇州的名勝。文章先描述一般遊客中秋遊虎丘的喧閙場面,認為此境「穢雜可恨」;又敘述自己在中秋前「遊人尚稀」時游虎丘的情景 ,遺憾的是「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繼而着重描述了兩次夜遊虎丘、靜觀清景的經歷,認為這才領略了虎丘的「本色」。文章層層推進,從閙境引入清景,表現了作者愛好清靜、與自然悠然神往的審美心境。


  
游黃山日記.徐弘祖
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橋。從小橋右下,陡甚,即舊向黃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十五里至湯口1。五里至湯寺2,浴于湯池。扶杖望硃砂庵3而登,十里上黃泥岡,向時雲裡諸峰,漸漸透出,亦漸漸落吾杖底。
轉入石門4,越天都5之脅而下,則天都、蓮花6二頂,俱秀出天半。路旁一岐東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趨直上,幾達天都側。復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夾起,路宛轉石間,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植梯接之。
下瞰峭壑陰森,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綉。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茲游快且愧矣。
時夫仆俱阻險行後,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余獨往。既登峰頭,一庵翼然,為文殊院7,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風8
兩峰秀色,俱可手攬。四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絶勝處。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興甚勇。時已過午,奴輩適至。
立庵前,指點兩峰。庵僧謂天都雖近而無路,蓮花可登而路遙,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蓮頂。余不從,決意游天都。挾澄源、奴子,仍下峽路。
至天都側,從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牽棘,石塊叢起則歷塊,石崖側削則援崖。每至手足無可着處,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終亦不顧。歷險數次,遂達峰頂。
惟一石頂,壁起猶數十丈,澄源尋視其側,得級,挾余以登。萬峰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時濃霧半作半止,每一陣至,則對面不見,眺蓮花諸峰,多在霧中。獨上天都,予至其前,則霧徙于後;予越其右,則霧出於左。
其松猶有曲挺縱橫者,柏雖大幹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山高風巨,霧氣去來無定,下盼諸峰,時出為碧嶠,時沒為銀海。再眺山下,則日光晶晶,別一區宇也。日漸暮,遂前其足,手向後據地,坐而下脫。
至險絶處,澄源並肩手相接。度險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復從峽度棧以上,止文殊院。
初五日平明,從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蓮花洞正與前坑石筍對峙,一塢幽然。別澄源,下山至前岐路側,向蓮花峰而趨。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將下百步雲梯,有路可直躋蓮花峰。
既陟而磴絶,疑而復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蓮花道也!」乃從石坡側度石隙,徑小而峻,峰頂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從其中疊級直上,級窮洞轉,屈曲奇詭,如下上樓閣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廬,倚石罅中。
方徘徊欲升,則前呼道之僧至矣。僧號凌虛,結茅于此者,遂與把臂陟頂。頂上一石,懸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巔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
蓋是峰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上,四面岩壁環聳,遇朝陽霽色,鮮映層發,令人狂叫欲舞。
久之,返茅庵,凌虛出粥相餉,啜一盂。乃下至岐路側,過大悲頂,上天門。三里,至煉丹台。循台嘴而下,觀玉屏風、三海門諸峰,悉從深塢中壁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