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韻語陽秋》    P 42


作者:葛立方
頁數:42 / 60
類別:文學評論

 

《韻語陽秋》

作者:葛立方
第42,共60。
余隨時《歷代詩話》本作「時隨」家先文康公至汝州,嘗至龍興寺觀吳道子畫兩壁。一壁作維摩示疾,文殊來問,天女散花;一壁作太子游四門,釋伽降魔成道。筆法奇絕。壁用黃沙搗泥為之,其堅如鐵。
然土人不知愛重,宣和間,先公到官《歷代詩話》本句前有「家」字,始命修整,置關鎖,納匙於郡治。後劉元忠傳得東坡寄子由詩,方知子由曾施百縑,所謂「似聞遺墨留汝海,古壁蝸蜓可垂涕。力捐金帛扶棟宇,錯落浮雲卷秋《歷代詩話》本作「新」霽」是也。坡集載《風翔普門開元吳畫詩》,所謂「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暾。
中有至人談寂滅,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萬,相排競進頭如黿」。當是作釋伽涅槃相爾。恨不得一見之。

●卷十五




  
《霓裳羽衣舞》,始於開元,盛於天寶,今寂不傳矣。白樂天作歌荅《歷代詩話》本作「和」元微之云:「今年五月至蘇州,朝鍾暮角催白頭。貪看案牘常侵夜,不聽笙歌直到秋。秋來無事多閒悶,忽憶《霓裳》無處問。
聞君部內多樂徒,問有《霓裳舞》者無?以上八句宋本無,據《歷代詩話》本補答雲十縣宋本作「蘇州七縣」十萬戶,無人知有《霓裳舞》。惟寄長歌與我來,題作《霓裳羽衣譜》。」想其千姿萬狀,綴兆音聲,具載于長歌,按歌而譜可傳也。今元集不載此,惜哉!賴有白詩,可見一二爾。
「虹裳霞帔步搖壁,鈿纓纍纍珮《歷代詩話》本作「佩」珊珊」者,言所飾之服也。又曰:「散序六奏未動衣,中序擘騞初入拍,繁音急節十二遍,唳鶴曲終長引聲。」言所奏之曲也。而《唐會要》謂《破陣樂》、《赤白桃李花》、《望瀛》、《霓裳羽衣》,揔名法曲。
今世所傳《望瀛》,亦十二遍,散序無拍曲,終亦長引聲。若樂奏《望瀛》,亦可髣髴其遺意也。又曰:「由來《歷代詩話》本作「君言」此舞難得人,須是傾城可憐女」。言所用之人也。


  
然所用之人,未詳其數。若曰:「玉鉤欄下香桉《歷代詩話》本作「案」,下同前,桉前舞者顏如玉。」則疑用一人。若曰:「張態李娟《歷代詩話》本作「李娟張態」君莫嫌,亦擬隨宜且教取。」
則又疑用二人。然明皇每用楊太真舞,故《長恨詞》云:「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則當以一人為正。鄭嵎《津陽門詩》注,葉法善引明皇入月宮,聞樂歸,笛寫其半。
會西涼府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聲調脗合,按之便韻,乃合二者製《霓裳羽衣》之曲。沈存中云:《霓裳曲》用葉法善月中所聞為散序,以楊敬述所進為其腔。未知所據也。又謂《霓裳》乃道調法曲。
若以為道調,則誤矣。樂天《嵩《歷代詩話》本作「高」陽觀夜奏霓裳》云:「開元遺曲自淒涼,況近秋天調是商。」則《霓裳》用商調,非道調明矣。厥後文人往往指《霓裳》為亡國之音,故杜牧詩云:「《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明皇雜錄》云:「天寶中,上命宮中女子數百人為棃園弟子,皆居宜春北院。上素曉音律,時有馬仙期、李龜年、賀懷智皆洞知律度,而龜年恩寵尤盛。自祿山之亂,散亡無幾。老杜《逢李龜年》云:“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白樂天云:「白頭病叟泣且言,祿山未亂入梨園。歡娛未足燕寇至,萬人死盡一身存。」又有《梨園弟子詩》云:「白頭垂淚話《歷代詩話》本作“語」梨園,五十年前雨露恩。
莫問華清今日事,滿山紅葉鏁《歷代詩話》本作「鎖」宮門。”讀之可為悽愴。
書生作文,務強此弱彼,謂之尊題。至於品藻高下,亦略存公論也。白樂天在江州,聞商婦琵琶,則曰:「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口哲]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在巴峽聞琵琶》云:「弦清撥利語錚錚,背卻殘燈就月明。賴是無心惆悵事,不然爭奈子弦聲。」至其後作《霓裳羽衣歌》乃曰:「湓城但聽山魈語,巴峽惟聞杜鵑哭。」乍賢乍佞,何至如此之甚乎?韓退之美石鼓之篆,至有「羲之俗書趂娬媚《歷代詩話》本作「逞姿媚」」之語,亦強此弱彼之過也。
許渾《韶州夜讌詩》云:「鴝鵒未知狂客醉,鷓鴣先聽美人歌。」《聽歌鷓鴣詞》云:「南國多情多豔詞,鷓鴣清怨繞梁飛。」又有《聽吹鷓鴣》一絕,知其為當時新聲,而未知其所以。及觀李白詩云:「客有桂陽至,能吟山鷓鴣。
清風動蔥竹,越鳥起相呼。」鄭谷亦有「佳人才唱翠眉低」之句,而繼之以「相呼相應湘江闊」,則知《鷓鴣曲》効鷓鴣之聲,故能使鳥相呼矣。
劉夢得《竹枝》九篇,其一云:「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其一云:「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其一云:「城西門前灩澦堆,年年波浪不曾摧。」又言昭君坊、瀼西春之類,皆夔州事。
乃夢得為夔州刺史時所作。而史稱夢得為武陵司馬,作《竹枝詞》,誤矣。郭茂倩《樂府詩集》言,唐貞元中,劉禹錫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騷人《九歌》,作《竹枝辝》九章。則茂倩亦以為武陵所作,當是從史所書也。
王維因鼓《鬱輪袍》登第,而集中無琵琶詩。畫思入神,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繪者以為天機所到。而集中無畫詩。豈非藝成而下不欲言耶?抑以樂而娛貴主,以畫而奉崔圓,而不欲言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