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釋迦牟尼傳    P 42


作者:布老虎
頁數:42 / 64
類別:佛教

 

釋迦牟尼傳

作者:布老虎
第42,共64。
第一因緣「無明」,是過去煩惱的總稱,是無知、愚痴、迷暗的意思。由此使得眾生生死相續,苦海隨波,流轉不息。只因貪名,貪利,貪色,貪香,貪味,貪樂,稍有不足,即起嗔念,嗔起歹心,不畏因果,恣意妄為。「無明」成了眾生生死的根本。
第二因緣「行」,是行為和造作的意思。依過去的無明煩惱,發動身口意三業,有時行善,有時作惡,有時不善不惡。由此,眾業山積,因已積累。這「行」與「無明」,便積成了「過去因」。
第三因緣「識」,由於累積造業,而將精微廣大之妙真如心,構成業積,遇緣投胎,以完成生命體的雛形。這是眾生生命的開始。
第四因緣「名色」,入胎以後,六根未生,但有受、想、行、識之本能,又有紅白凝華之物質,即父母的精血。這是有情生命體的要素,亦即胎相的初成,故稱「名色」。


  
第五因緣「六入」,十月懷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逐漸形成,組成雛體,對外界的感覺,六根只有些微反映。這是人生初期的胚胎時期,故稱「六入」。
第六因緣「觸」,即出胎後與身外境界的接觸,生起最初的感覺,開始認識世界,只知啼哭和歡笑,但尚未分別苦樂。從初生的一天起,到兩歲的幼兒時期,接觸外境,只生簡單的感覺,不能分別孰是孰非,也沒有憎愛之感,哭笑隨意,舉止天真。稍後,三歲至五歲的幼童時期,接觸外境的知覺漸漸增強,開始在混沌中初步瞭然世界,然而未知其實體。故名「觸」。
第七因緣「受」,從兒童時期乃至青年時代,心識逐漸發育,領受環境的範圍漸漸擴大,起居,飲食,讀書,遊戲,社交,以及其他追求,隨着時光的推移而增進。比如,遇順境則欣愉,遭逆境則苦惱,因而生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之感覺。「受」,就是指對外境接觸的感受,如苦、樂、舍。故名「受」。
第八因緣「愛」,是由「受」發展而來,對於所受的境界,刻意追求,對衣、食、住、行產生愛。如饑思食,渴思飲,倦思眠,貪財物,愛色慾。欲愛則佔有,欲苦則思離,情慾衝動,言行越軌,是青少年時代的特徵,故名「愛」。


  
第九因緣「取」,人到了青壯年時期,對所愛的境界和事物,執意追求,貪得無厭,慾念無度。因這一時期年齡成熟,精神健旺,血氣剛烈,強於執取,渴望佔有。於是,三業不淨,貪心不足,造出罪業,而整合未來身心的苦因,都是由「愛」和「取」而來。
第十因緣「有」,即現有業力的存在,一生所做的事,或善或惡,或有益,或無益,均造成潛在業力,一一均待來生之果報,故名「有」。
第十一因緣「生」,即未來將生,時而緣熟,緣熟投胎,完成未來的新生命,接受果報。
第十二因緣「老死」,既然有生,則老死不能倖免。因果循環,生死流轉。前生之惑業,遭今生之果報;今生之惑業,遭來世之果報,如此生生世世,業果酬還,無有了期。
這是佛陀對人生的窮其底蘊、揭其奧秘,尋根探源,表現出一種特殊的敘述,獨特的思維方式和非凡的洞察,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智慧和科學,儘管他把人生罩上一層濃重而神秘的面紗。
生命的輪轉連接在一起,因果的循環交融成一環,因因緣緣一環扣鎖着一環,為一切眾生的生命輪轉佈下了天羅地網。不可否認,釋迦牟尼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未知的世界,這個世界裡充滿了無法預測的感知的全部奧秘。使我們不能不信,即使不信,卻又無力擺脫。
佛陀這一天以不容置疑的口氣斷言,人自己就能把握「十二因緣」,人自己就能決定自己一生的升沉,及其事業的成敗。這一切,均取決於自身意志的強弱,智慧的高低,悟性的深淺,因緣的合散。
兩千多年以來,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學派、思想和主義,甚至包括反對佛陀的,都來去匆匆,在歷史上轟轟烈烈了一陣子,而後與時光同步而去。難怪西方學術界的佛學專家們認為,佛教是唯一無神論的宗教,它揭示了生死的幻滅,而它自己卻永恆不滅。
當佛陀講完了這一課的時候,雨過天晴,縛羅迦河岸上迎來了陽光燦爛的一天。善男信女們都走散了,可是頻婆娑羅王還是不肯離去,聽過佛陀播揚的「人生十二因緣」,他反覆回味着他所覺悟的真理,思維着他所覺知的生死之源和生命之源……心中很不寧靜。
「陛下,你為什麼還不離去?”佛陀的一聲問話,將頻婆娑羅王從沉思中驚醒,他垂下目光,感慨地問道:「尊敬的佛陀,十二因緣是每一個眾生也解脫不了的生死之門,所以我真想離恩愛,舍親人,棄家國,走出王城,永遠出家,再不想回到那五欲的泥渦裡。佛陀,你看這樣好嗎?」佛陀搖頭微笑:「不,請王聽我說,世間所有的過失中,再也沒有什麼能超過貪慾。可是沉溺在其中的人並不覺得可怕。只有少數根基完美、悟性高超的人,才知道畏懼五欲。
誰能捨離五欲,誰就能解脫十二因緣。現在,在你靈明空寂的大圓覺海裡,也就是說在你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不受慾念支配的高尚的精靈。然而,我不能不向你進一言,欲還複本來,要出離生死,首須覺破無明。無明不破,迷己逐物,見境生情,生死絶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