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釋迦牟尼傳    P 58


作者:布老虎
頁數:58 / 64
類別:佛教

 

釋迦牟尼傳

作者:布老虎
第58,共64。
她怎樣才能解脫自己的困境和苦厄呢?她終於聽見了佛陀度化開悟的聲音:「世人越是怨恨唾罵,你就越是應該從容順受。萬萬不可對境生心。信女金舍尼,你了悟自悟,隨緣苦修吧!」正信的佛子安於受苦受害,而無絲毫怨恨,作為真如信仰的內容。
佛家經典《成唯識論》中說:「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顯揚聖教論》中進一步解釋:「忍波羅蜜多:謂或忍他人不饒益不恚性,或因安受謂苦不亂性,或因審查諸法正慧性。」《六度集經》更是說:“忍不可忍者,萬福之源。」
對於眾生而言,釋迦佛陀既是佛門尊仰無上的聖主,同時也是眾生卑微的忠仆。至于金舍尼這個戴罪之身的少女,就更微不足道了。看來,她勢必要跨越忍辱的水深火熱的苦海。
原來,佛陀是叫她去追求無我和超脫。


  
少女好似從一場昏昏噩噩的大夢中驚醒,她才感到極其寧靜和愜意,心靈空虛無我,處處無住,了了常明。
第十八章
《無字經》通達彼岸絶非是一帆風順的征程。金舍尼內在的真心,曾一度被塵識矇蔽,而今撥開迷霧,直見青天。然而,儘管她在佛陀的啟迪下喚出了真心,卻呈現出沉重的精神負荷。解脫的過程是痛苦的,少女那往日晶瑩的肌膚、生動的神采和青春的光華,也已不復存在,只剩下孑然的身影和瑩瑩的淚光,伴隨着一顆羞慚和哀傷的心靈。
即使在佛門裡,她也要忍着羞辱,忍着遭致的反感和厭惡,好像自己的身後永遠拖着一條長長的、罪孽的影子。
甚至在精舍的禪院裡,道友們也不願正視她那張憔悴而憂愁的面龐,致使她低着頭,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拚命地咬緊牙關,恨不得大哭一場。最厭惡她的是佛陀的前妻耶輸陀羅公主和愛子羅睺羅。他們母子把金舍尼醜陋的往事,視為沙粒而不容落于眼帘。
天道簡,人道難。


  
金舍尼一抬頭,就看見那四隻眼睛憤憤地瞪着她,不由得噤若寒蟬,猛地又想起佛陀的囑咐,禁不住對他們母子伏地跪下,叩頭不止,口中喃喃:「賤女不敢輕視你們,你們都修下功德,安抵彼岸,自能成佛,自能成佛……」羅睺羅直對她頓腳,氣憤難平。
「我是罪人,十惡不赦的罪人,罪孽重重,罪孽重重……”少女渾身打顫,聲調變得愈發哀澀:「任打任罵,賤女絲毫也不敢嗔怪你們,絲毫也不敢……而且衷心悔謝……」耶輸陀羅公主的心軟了,立刻上前把她扶起來:“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唸唸若行,是名真性。」
「是,是,我一定心行。」
金舍尼虔誠細語,淚光遮住了她的視線。於是,她們一起進入講堂,聽佛陀演說經律弘法。在講堂裡,這個忍辱的信女聚精會神地聆聽,臉上泛起一抹會心的微笑,那樣溫和,那樣淒傷。
釋迦牟尼端莊地坐在講壇上,正在給眾弟子們宣講修道的正法,聲聲入耳:“修道人,要有擇眼法,才能悟出何為正法,何為邪法。正法就是不爭,不貪,不求,不念,不欲,依此法修行,才能機緣成熟。邪法就是有爭,有貪,有求,有念,有欲。有了這五種心,就是邪知邪見。
正法和邪法在這個分水嶺之間,一個向前流淌,一個向後潮退。
“如果把握了正法,無論邪魔怎樣前來擾亂,也動搖不了你的道心。
所謂佛來佛迎,魔來魔斬。在禪定境界中的預兆,雖然有時靈驗,也不可完全相信和執着。那麼,要堅信什麼呢?要堅信不爭,不貪,不求,不念,不欲。這五種正知正見是五把斬斷邪魔的利劍,是五個忠心耿耿的守護神,保護你金剛城堡的安然無恙……“抵達功德圓滿、福慧具足的彼岸是無涯而漫長的,你們要面對種種考驗,種種風波,其中有擋不住的風風雨雨,有恩愛情長,有歡天喜地,有酒色財祿,有甜言蜜語,有繾綣往事,有悔恨怨惡……它們時刻乘機而入,闖入你寧謐的心境。
凡此種種,皆是虛妄,皆是非相。
“邪魔無時無刻不在打擾你,使你亂心,使你亂性。你呢?務必守住真心,把握正法,定似金剛。要明了而堅信,自性能生萬法,自心本來清淨,自性本無污染,自心本不顛倒。凡有所求,有所欲,皆是染污。
你們修道者如能守得住正法,積功累行,反求諸己,才有成就。
「我告誡你,要了卻心頭事,卸下身上枷鎖,以有相似無相,靜坐觀心,止動歸止,不要觀色,不要聽聲。要觀,就觀無相之相,要聽,就聽孤掌之聲……」據他明示,無相之相就是虛空泯想。孤掌之聲,孤掌難鳴,這自然是無聲之聲。控制心猿意馬,不令外馳,契入禪機,灑脫地步入禪境。
這種正法,這種以有相示無相的大機正法,一直在佛門中世代相傳,被後來禪門弟子們視為金玉衣鉢。
蕩女金舍尼由惶惑漸漸變成徹悟,放下了慢心和執着,步入大圓鏡智的境界。
一天,無聲輕垂的夜幕籠罩着精舍,深沉濃重,夜深了。經聲磬響早已停止,弟子們都已酣然入睡。只有一盞燈在金舍尼的禪間裡亮着,另一盞燈在她心裡亮着,窗欞裡發出清冷的微光。每天夜裡,佛陀和舍利弗照例都要巡察精舍大院的禪房。
當他們師徒倆人步入這間燈光清冷的禪間時,只見金舍尼雙手合十,兩目微閉,結跏趺坐,身心清靜,入定幽深,如處無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