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P 268


作者:中科院
頁數:268 / 298
類別:中國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作者:中科院
第268,共298。
這份檔案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堅持和平統一併適當尊重台灣人民的權利和利益。它建議分成三個階段,讓海峽兩岸自身適應于一個統一的框架。
第一階段鼓勵非官方的交往和交流,以及人員的接觸。第二階段旨在通過開放官方交流渠道建立相互信任和合作。台灣將幫助大陸開發東南沿海地區,以便縮小生活水平的差距。雙方都將參與國際組織及舉行官方互訪。
在第三階段,將建立一個商談國家統一的聯合磋商委員會,以籌備在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公正和軍隊國家化基礎上的國家統一大業。台灣希望自己的「經濟奇蹟」和政治民主化,不僅能夠成為大陸的靈感和抱負之源,而且將能推動大陸發生朝向最終統一的和平演變。23
李登輝總統相信有可能在六到十年內實現統一,但台灣的公眾輿論卻不那麼樂觀。只有10%的人堅決支持統一,5%到12%的人主張台灣獨立,介於兩者之間不發表意見的大多數人則想要「一個中國,但不是現在」。19924月的另一項調查表明,76.5%的台灣人不急於統一,7.8%的人完全不理會統一的想法。24


  
台灣越來越民主,1992年的人均收入達到10,215美元,相比之下,大陸繼續實行列寧主義的專制統治,人均收入只有350美元。由此看來,兩者的差距大得難以彌合。還存在着擔心統一會是大魚吃小魚的潛在恐懼。國民黨和民進黨都認為,統一是一個應該「應付」但絶對不能很快「解決」的問題。
25
在達到和平統一之前,台灣將繼續攀登民主立憲的更高台階,改善生活質量和環境,開展一項為期六年、耗資3,030億美元的基礎結構發展項目,這個項目將使台灣的國民生產總值到1996年再翻一番,人均收入從10,215美元增加到14,000美元。許多人相信,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和經濟的富足將有助于最終的統一。在此期間,台灣將小心地捍衛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現狀,同時循序地推進三個階段的統一進程。
北京譏諷台灣要求對等地位的主張,指出國民政府在1949年就丟失了對大陸的控制,因此也就喪失了代表中國的權利。北京政府得到全世界一百五十五個國家的承認,相比之下承認台灣的只有二十九個(1993年)。台灣的面積只有大陸的1266,人口只有大陸155,它怎麼能稱是對等的政治實體呢北京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個自治省份,警告說如果台灣宣佈獨立或與外國勾結,以分裂中國或「過分長久地」拖延統一,北京將發動軍事進攻。26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在199211月宣佈,北京將進攻台灣以阻止其獨立,為此將不惜付出自己經濟發展停滯的代價。


  
27
但是,北京歡迎民眾、經濟、商務和文化交流,198876日頒佈了《鼓勵台灣公司在大陸投資的規定》,對台灣投資者提供貸款、關稅、稅收和其它的優惠條件。顯然,北京歡迎台灣的投資、資本和技術經驗,為大陸的經濟發展提供資金並使之加速。1987年到1992年間,約五百萬台灣居民訪問了大陸,每人平均在禮品、旅遊和住宿等上面花費了四千美元,向大陸市場注入了大約兩百億美元。由於大陸有廉價的勞動力、充足的原材料和土地,約有一萬家台灣公司將它們的生產設備轉移到了大陸,投資額達一百億美元。
28台灣轉口香港與大陸的間接貿易在1992年高達74億美元,1993年或許高達93億美元。
海峽兩岸都越來越感覺到了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對大陸而言,台灣的投資占大陸國民生產總值中的86億美元,將人均收入提高了7.2美元。29另一方面,當世界大部分地區發生經濟衰退的時候,對大陸的間接出口,幫助台灣保持了19917.3%和19926.9%的經濟增長率。30台灣享受着對大陸持續的貿易順差
198817.6億,198923億,199025.1億,199135.4億,199251.6億。
31人們對台灣寄予希望,貿易順差和中國巨大的市場將推動台灣經濟出現「第二次奇蹟」,而經濟互惠也能有助于解決一些政治手段所無法解決的難題。
伴隨着經濟上越來越強的相互依賴,學術、科學、新聞、體育和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加。比較重大的事件有:199210月,中國中央芭蕾舞劇院訪問台灣;199211月,由九名北京經濟學家組成的代表團抵台訪問;19934月,京劇大師梅蘭芳之子、京劇名角梅葆玖作為期兩周的演出。在台灣方面,19926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吳大猷訪問北京。
隨後,在1993428-29日,人們期待已久的兩岸半官方會談在新加坡舉行,會談的一方是台灣的海峽交流基金會會長辜振甫,另一方是大陸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前上海市市長汪道涵。會談設定為非政治會談,議題集中在一些經濟問題上,如保護台灣在大陸的投資,保護知識產權,聯合打擊走私,相互遣送非法避難者和罪犯,解決捕魚糾紛,掛號信遺失賠償和聯合開發自然資源等。這次歷史性的會談提出了四份檔案,並商定以後每年會晤四次。辜汪會談開始了經過四十年敵對後海峽兩岸之間比較密切的關係。
這次會談的安排本身就表明了雙方務實的態度。32但是,真正的統一仍遙遙無期。
一百多年前,自強運動的領導者以追求「富強」作為中國在現代世界中生存的關鍵。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生存需要國家獨立和統一、科學和民主、自由和改善民生。再後來,出現了對思想自由和解放個人創造精神的要求。33人民的理想就是建立民主立憲制度。
任何政府只要能滿足這些願望,就能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