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資本論    P 173


作者:馬克思
頁數:173 / 772
類別:古典經濟學

 

資本論

作者:馬克思
第173,共772。
不管生產過程的社會形式怎樣,它必須是連續不斷的,或者說,必須周而複始地經過同樣一些階段。一個社會不能停止消費,同樣,它也不能停止生產。因此,每一個社會生產過程,從經常的聯繫和它不斷更新來看,同時也就是再生產過程。
生產的條件同時也就是再生產的條件。任何一個社會,如果不是不斷地把它的一部分產品再轉化為生產資料或新生產的要素,就不能不斷地生產,即再生產。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社會在例如一年裡所消費的生產資料,即勞動資料、原料和輔助材料,只有在實物形式上為數量相等的新物品所替換,社會才能在原有的規模上再生產或保持自己的財富,這些新物品要從年產品總量中分離出來,重新併入生產過程。因此,一定量的年產品是屬於生產的。
這部分本來供生產消費之用的產品,就採取的實物形式來說,大多數不適于個人消費。
生產具有資本主義的形式,再生產也就具有同樣的形式。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過程只表現為價值增殖過程的手段,同樣,再生產也只表現為把預付價值作為資本即作為自行增殖的價值來再生產的手段。某個人之所以扮演資本家的經濟角色,只是由於他的貨幣不斷地執行資本的職能。比如說,如果100鎊預付621貨幣額在今年轉化為資本,生產了20鎊剩餘價值,那末,在明年及以後各年它必須重複同樣的活動。


  
剩餘價值作為資本價值的周期增加額或處在過程中的資本的周期果實,取得了來源於資本的收入的形式。
如果這種收入只是充當資本家的消費基金,或者說,它周期地獲得,也周期地消費掉,那末,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就是簡單再生產。雖然簡單再生產只是生產過程在原來規模上的重複,但是這種重複或連續性,賦予這個過程以某些新的特徵,或者不如說,消除它僅僅作為孤立過程所具有的虛假特徵。


  
生產過程是以購買一定時間的勞動力作為開端的,每當勞動的售賣期限屆滿,從而一定的生產期間如一個星期,一個月等等已經過去,這種開端就又更新。但是,工人只是在自己的勞動力發揮了作用,把它的價值和剩餘價值實現在商品上以後,才得到報酬。因此,工人既生產了我們暫時只看作資本家的消費基金的剩餘價值,也生產了付給他自己報酬的基金即可變資本,而後者是在它以工資形式流回到工人手裡之前生產的,只有當他不斷地再生產這種基金的時候,他才被僱用。由此就產生了在第十六章 裡提到的經濟學家的公式II,這個公式把工資表現為產品本身的一部分。
622這就是工人自己不斷再生產的產品中不斷以工資形式流回到工人手裡的那一部分。當然,資本家用貨幣把這個商品價值支付給工人。但這些貨幣不過是勞動產品的轉化形式。當工人把一部分生產資料轉化為產品的時候,他以前的一部分產品就再轉化為貨幣。
工人今天的勞動或下半年的勞動是用他上星期的勞動或上半年的勞動來支付的。現代庸俗經濟學的所謂社會勞動創造價值,就是讓工人過去的勞動來為別人搶工人現在勞動的果實。只要我們不是考察單個資本家和單個工人,而是考察資本家階級和工人階級,貨幣形式所造成的錯覺就會立即消失。反過來,現代庸俗經濟學則要蓄意加深這種錯覺。
資本家階級不斷地以貨幣形式發給工人階級憑據,讓他們用來領取由工人階級生產而為資本家階級所佔有的產品中的一部分。工人也不斷地把這些憑據還給資本家階級,以便從資本家階級那裡取得他自己的產品中屬於他自己的那一部分。產品的商品形式和商品的貨幣形式掩飾了這種交易。
因此,可變資本不過是勞動者為維持和再生產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基金或勞動基金的一種特殊的歷史的表現形式;這種基金在一切社會生產制度下都始終必須由勞動者本身來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基金所以不斷以工人勞動的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裡,只是因為工人自己的產品不斷以資本的形式離開工人。但是勞動基金的這種表現形式絲毫沒有改變這樣一個事實:資本家把工人自己的物化勞動預付給工人。以徭役農民為例。
比如說,他每週3天用自己的生產資料在自己的耕地上勞動,其餘3天在主人的田莊服徭役。他不斷再生產自己的勞動基金,而這一勞動基金對他來說,從來也沒有採取第三者為換取他的勞動而預付的支623付手段的形式。然而,他的無酬的強制的勞動也從來沒有採取自願的和有酬的勞動的形式。一旦地主把徭役農民的耕地、耕畜、種子,一句話,把他的生產資料都攫為己有,那末,徭役農民從此以後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地主了。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他現在也和過去一樣,每週勞動6天,3天為自己,3天為現在變為僱主的過去的地主。他現在也和過去一樣,要把這些生產資料作為生產資料來消費,把它們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上。現在也和過去一樣,一定部分的產品仍要進入再生產。但是,既然徭役勞動採取了僱傭勞動的形式,徭役農民和過去一樣所生產和再生產的勞動基金也就採取了由地主預付給徭役農民的資本的形式。